公文往返卡重建 官員不懂災民苦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隨處可見邊坡出現大規模坍方。(羅亦晽攝)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隨處可見邊坡出現大規模坍方。(羅亦晽攝)

強震造成花蓮逾百棟建物被列紅、黃單危樓已1年,要拆除或補強,仍無明確方向,當中牽涉重建拆除經費責任歸屬與來源,中央美其名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實際上效率有限,公文往返就耗費不少時間,官員可以等,但災民心急如焚,1年過去還有不少受災戶彷彿生活在災難當下。

花蓮大地震造成18人死亡、上千人受傷,緊急救災與安置告一段落,危樓拆除與補強問題迎面而來,單棟民宅拆除還單純,問題是有多棟集合式大樓等待補強,除需要全體住戶同意,還需完成前置規畫設計才可報到中央核准補助。

只是許多災民家沒了,一生積蓄歸零,還得背貸款,設計費用拿不出來,如果異地重建,善款運用不足且政府並無類似地震專案基金的情況下,受災戶未來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行政院在災後很快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強調以「從優、從速、從簡」原則,盡最大努力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振興產業、安定人心,不過1年來光是公文往返、振興方案經費頻頻被卡關,很難不讓人聯想有政治考量。

重建要面對的法令與方向千頭萬緒,如今雖有《災害防救法》,但通常只有颱風來襲,地方縣市首長才會擔任指揮官統籌應變,且有專責窗口,但震災後的重建期,屢出現中央、地方整合困難,要釐清經費來源歸屬、拆除責任等問題,公文往返就曠日費時,不只要「層層上達」,甚至得「重重轉達」,連地方政府可能都搞不清楚中央對口單位,這樣的重建效率,災民又要盼望到何時?

面對極端氣候與地震頻繁,設立專責地震救災辦法與單一專責窗口已刻不容緩,別再只是承諾「跨部會討論」卻空轉不前,這是中央與地方須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才能讓災民接收到重建的實質力道。

看更多相關新聞
危樓紅單貼1年 馥邑京華還沒拆
大樓耐震補強戶 憂心經濟負擔
公路狂斷 鐵路要漲價 東部人很慘
花蓮旅宿業嘆 政治紛擾拖累重建
太魯閣國家公園多步道受創 自然復原至少等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