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須痛定思痛

震驚社會的勞動部公務員輕生案,19日由何佩珊部長召開記者會說明調查結果,主因為該員工作量過大且缺乏協助,而被視為導火線的職場罷凌則是將情緒控管不當的主管調離現職,並給予降調處分。

表面上看似風波暫告一段落,但更值得深究的是,一直為打造尊嚴勞動環境而努力的勞動部,為何無力處理內部員工的過勞與罷凌問題?

早在2006年時任勞委會主委的李應元便提出「營造安全快樂尊嚴的勞動環境」主張,18年來台灣的企業莫不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為目標,近年更逐步朝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與DEI(Diversity、Equity、Inclusion)發展,把人才放在第一位。

但身為勞工父母官的勞動部,內部員工居然因過勞與罷凌而離職、退休甚至輕生,令人匪夷所思。

儘管勞動部強調這起輕生案沒辦法直接證明分署長有言語辱罵、丟公文、霸凌該員,但自該主管上任兩年間,北分署的離退人數高達81人,當中還有17位主管,如此異常的人員流動數據,勞動力發展署竟沒有任何因應,故傳出該分署長「背景很硬」的說法。

其實不管此主管是否真有雄厚的背景,身為單位最高長官漠視屬下工作負荷量大,且無紓解作為就是不對,何況事情發生在一個成天講「尊嚴勞動」的地方!

「尊嚴勞動」是自馬英九總統以來,歷任總統勞動政策的核心理念。勞動部卻是在同仁輕生後,才被揭露出「下情無法上達」的官僚文化,這絕非「公務員不能組工會」一語可以解釋的現象,而是缺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溝通所產生之悲劇。

身為全國勞工靠山的勞動部,請放下身段,面對缺失學學企業作法,諸如提供外部心理諮詢,在保護員工身分不曝光的情況下,協助其紓解工作壓力;抑或經由各職級、各職務之工時統計,了解同仁的真實工作量,並加以分析過勞者之作業瓶頸,協調加派人手,找出關鍵問題請求支援,方能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公部門有鐵飯碗之稱,是學子們理想的就業選擇。然而考試院的統計卻顯示,2022年的公務員離職率比2021年成長22.8%,單此一數據便可窺見深藏其中的問題。借鏡勞動部,可知這種由上而下的官僚領導作風若不改變,恐加速公務員的流失。籲請出身工運人士的何佩珊部長務必痛定思痛,以身作則,為樹立尊嚴勞動提出新措施。(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珍惜生命,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