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時間織軸」 獲第6屆公共藝術獎佳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織軸」,榮獲第9屆公共藝術獎佳作獎,創作者林介文(Labay Eyongc)藉由「編織記憶—拆毛衣」民眾參與工作坊,由參與民眾共同執行拆解、整經、配色製成作品材料,提供藝術家創作出有別於苧麻、香蕉絲等原民傳統織材的藝術亮點,訴說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林介文為花蓮太魯閣族藝術家,創作形式多元,作品通常結合多媒材使用、空間運用及現代創新手法,形塑其個人獨特風格。她表示,關於作品「時間織軸」,時間是醞釀任何文化最主要的元素,對於泛泰雅族的織布文化而言,時間也在其之上留下了不同層次的韻味。
她指出,一般人對臺灣織布文化的了解,最早追朔到荷蘭據臺時期,原住民用鹿角與荷蘭人交換毛線,使原本簡單的白和其他自然染色的顏色增添了正紅色,這個時期泰雅族人把大量的紅色運用在織布之上。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開放宗教信仰,傳教士將美軍捐獻的物資發放給貧窮的原住民村落,當時的婦女們拿到毛衣之後,不是拿來穿,而是拆了它,將毛線配色做成線球,然後織成Gabang(被毯),這種回收毛衣製作的被毯還有一個專有名詞「Tambrigen」,為交換之意。
史前館表示,從典藏品織布材質的演變,可讀到時間與政治等因素,改變了原住民族傳統織布創作的模式,且不同時代的織品有著不同樣貌,是當代文化復振的重要文化資產。「時間織軸」是藝術家以這一段臺灣織布民族,編織材料的歷史進程發想創作,作品設置於史前館1樓側廊木平臺上,歡迎到館參觀。
文化部第9屆公共藝術獎自113年6月中旬徵件,針對110至111年間完成的公共藝術計畫進行評選,全國計有161案報名,其中45件作品進入複審,經由評審團實地勘查,確認作品與環境融合度、維護情形與現況,並聽取簡報及答詢,深入了解創作理念、意義及計畫效益後,決選出各獎項共32案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