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保障健康安全才能捍衛國家安全
蕭乃彰/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
全球健康安全(Global Health Security)不僅是醫療體系的議題,更會因為跨國境的健康威脅,而與國家安全、經濟穩定、及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對台灣而言,健康安全應被視為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因為疾病的傳播會帶來全方位的威脅,包括國民健康、經濟運作、社會秩序、和國際地位。以台灣的區域角色與國際責任,重新檢視健康安全的意涵與策略,是確保國家穩定的重要關鍵。
亞洲是全球人口最多、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卻也是健康挑戰最為複雜的區域,Covid-19 新冠疫情便是一個鮮明且記憶深刻的例子。2020年疫情從亞洲迅速擴散至全球,重創經濟體系並帶來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台灣雖因早期防疫措施得當而一度成為典範,供應鏈中斷的影響也相對較小。然而疫情後期因為疫苗供應不足導致的延誤,不但對出口和製造業產生壓力,也暴露出健康危機對經濟和社會穩定的立即影響。
同樣地在2003年的SARS疫情期間,台灣旅遊與服務業遭受重創,當時經濟在短期內就損失至鉅,顯示一場公共衛生危機可以迅速動搖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石。而許多人畜共通的疾病, 如H5N1禽流感、H7N9、和立百病毒(NiV),這些疾病因農牧業和人類活動的高度互動,持續威脅著亞洲各國的公共健康。
而健康安全的威脅影響遠不止經濟層面,疾病還可能直接削弱軍事與國防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越戰期間,登革熱和瘧疾削弱了許多國家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行動力。今日亞洲熱帶地區的病媒傳染病,對駐守熱帶地區的軍隊仍構成威脅。以菲律賓為例,其海軍在2022年就曾因登革熱疫情爆發,部分軍事行動被迫中止。新冠疫情也曾導致多國軍事演習的取消或縮減規模,例如美日聯合軍演就曾因為新冠疫情爆發而被迫延期。國防體系需要健康的人力資源,而一場疫情可能迅速削弱軍事部隊的運作能力。
健康安全與國家治理及國際地位也息息相關。以2013至2016年西非伊波拉疫情為例,該疫情摧毀了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共和國的基礎醫療體系,進一步引發整個西非地區的社會動盪和政治危機。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疫苗外交的角力中,例如全球新冠疫苗分配的不均,使健康安全成為地緣政治角力的新焦點,許多國家像中國大陸就曾透過所謂的「疫苗外交」,向東南亞與非洲國家援助自行研發的疫苗,來提升其國際政治的影響力。
此外,亞洲還面臨多層次的健康挑戰,例如氣候變遷造成氣溫上升,病媒蚊的活動範圍得以擴展到以前較冷的地區,包括中國北部和日本南部地區。極端氣候導致的洪水侵襲,更直接增加了霍亂和腸道傳染病的爆發風險,特別是在印度、孟加拉等基礎設施薄弱的區域。亞洲各國同時正經歷快速的都市化與人口老化,慢性病與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增加醫療體系運能的壓力,還擴大了健康資源在分配上的不均。
WHO指出每年因非傳染性疾病(NCDs,non-communicable diseases),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死亡的人數占全球總數的70%以上。許多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則因疫苗覆蓋率不足、基礎設施落後、或醫療設備及藥物高度依賴進口而造成沉重負擔,在馬來西亞與泰國等跨國移工聚集的國家,健康資源分配問題更是隱憂。
在全球層面上,傳染病和劇烈氣候變遷的交集正挑戰既有的國際健康安全治理結構。全球監測系統的預警速度不足,加劇了對疫情與新興傳染疾病爆發的應對困難,而疫苗與藥品供應的不平等則凸顯國際合作的侷限性,而這些挑戰正考驗各國能否在危機中穩定其經濟與社會秩序。面對如此複雜的健康安全挑戰,台灣應積極融入全球健康治理,將健康安全納入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
未來,台灣應加強區域間的疾病監測與防控合作,例如積極參與「全球健康安全議程」(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 GHSA),或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Health Working Group (HWG),以應對跨境疾病的威脅。台灣可以運用生技科技的優勢,與鄰近國家共同建立亞洲疫苗儲備中心,並與東協國家合作分擔疫苗製造、儲備、和快速分配的能力。台灣也可發揮在數位健康領域的技術優勢,分享和建置遠距醫療的機制,建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驅動的疾病分析預測系統,以及疾病監測與早期診斷的AI智能健康平台。
台灣在健康安全治理領域的成功經驗,是有潛力成為亞洲健康安全的領導者。推動與亞洲鄰國及國際盟友的聯合行動,並投資數位健康科技,將不僅能強化醫療資源、守護自身安全,還能確保台灣在國際衛生治理中將扮演積極角色,為亞洲乃至全球健康安全作出實質貢獻。在健康威脅無國界的時代,唯有將健康安全視為國家安全的基石,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與國際地位的鞏固。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家論壇】AL 類澱粉沉積症 (AL amyloidosis)罕見疾病的治療與研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