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社群媒體壟斷廣告市場 迫切需要立法介入
由台大生物產業傳播與發展學系林如森教授帶領的「傳播理論、採訪寫作」課程團隊,於台大共同舉辦「傳播論壇」,邀請國際傳播與法律專家蘇蘅博士擔任主講,深入探討台灣媒體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論壇聚焦於數位平台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矛盾,並提出如何在現今數位化浪潮中,保障媒體的永續發展及公共監督功能。
蘇蘅教授指出,隨著Google、Meta等數位平台巨頭憑藉大數據與算法優勢壟斷廣告收益,傳統媒體的經營困境日益嚴峻,蘇蘅教授引述著名傳播經濟學者Victor Pickard 表示:「過去廣告收入的商業模式已經崩潰。一旦這種模式崩潰,就沒有替代品。」隨著廣告收入急速萎縮,媒體裁員潮不斷擴大,新聞品質因資源短缺受到影響。根據華盛頓郵報統計,自社群媒體崛起以來,美國報業從業人數減少了77%。此外,難以捉摸的平台演算法削弱了現存公共監督機制,甚至引發假消息泛濫。蘇蘅強調,這樣的局面對全球媒體業構成重大挑戰,台灣亦不例外。
論壇中,專家介紹了國際上針對媒體與平台間利益分配的立法經驗。澳洲強制實行新聞議價守則,要求平台支付新聞內容費用,並保障媒體收益;歐盟則通過版權法規範平台行為,加強媒體版權保護;加拿大則推行《線上新聞法》,儘管面臨平台抵制,仍積極為媒體爭取立法支持。這些國際案例顯示,政策干預對修正媒體與平台間的不平等具有重要意義。
蘇蘅在論壇中直言,台灣媒體面臨的困境與全球相似,但在與數位平台的議價權保障上,立法進展相對緩慢。根據學者分析,台灣媒體的廣告收入已下降九成,數位廣告卻激增六倍,形成極大反差,迫切需要立法介入。蘇蘅教授警告,若政府不加快改革,媒體在平台的壓力下將持續弱化,新聞業的公共價值與永續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
林如森教授在開場時提到,社群媒體的崛起既是挑戰,也是轉機,強調政府必須為媒體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推動媒體數位化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論壇也指出,面對數位平台的壟斷,傳統媒體應積極尋求創新突破,並加強與政府及監管機構的合作,共同確保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論壇強調,政府應盡速推出鄰接權法規,並探索多元的政策方式,確保台灣媒體在數位時代的競爭力與監督功能不受侵蝕,保障新聞自由與公民知情權,維護健康的公共資訊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