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強震約11顆原子彈能量!「南海海槽地震」發生機率有多高?這4地風險很高

日本九州地區宮崎縣外海13日晚間發生規模6.9地震,震源深度約30公里,宮崎港一度出現20公分的海嘯。此次強震不僅引發南海海槽地震的討論,也讓日本民眾對未來一週可能發生的餘震與更大規模的地震感到擔憂。

為什麼宮崎地震引起關注?

此次地震的震央位於東側海域日向灘,與去(2024)年8月發生規模7.1地震的震源相當接近,2次地震成因相似,均屬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處的活動。

地震專家郭鎧紋指出,此次地震釋放了約11顆原子彈的能量,而去年規模7.1地震的釋放能量更高,達22.6顆原子彈。

根據統計,在震後1週、震央50公里範圍內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的機率會增加5倍,可能引發更多海嘯,尤其是太平洋沿岸的九州、四國、靜岡、和歌山等地區風險最高。

南海海槽地震的風險有多高?

南海海槽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的活動帶,歷史上每90至150年會發生一次規模8以上的地震,而前一次大規模地震發生在1944年與1946年。

對此,日本氣象廳緊急召開「南海海槽地震評估會議」,針對此次地震與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關聯進行分析,據專家預測,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特大地震的機率高達70%至80%,若真的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恐伴隨高達30公尺的海嘯,將嚴重影響西日本沿岸,估計死亡人數可達30萬人

郭鎧紋指出,日向灘的地質結構與其他南海海槽段不同,僅與其有部分連動關係,但仍需警惕後續地震可能引發的災害。

日本氣象廳隨後召開「南海海槽地震」評估會議,最終結論為「調查終了」,表示此次地震未達發布「南海海槽大地震臨時資訊」的標準,但專家提醒「調查終了」並不代表地震風險完全解除,仍需注意可能的餘震與次生災害。

南海海槽大地震若發生,後果會如何?

南海海槽地震的影響範圍廣泛,從九州的大分、宮崎沿岸到四國高知縣,甚至紀伊半島,都是易受海嘯衝擊的高風險地區。

郭鎧紋指出,若地震規模達8至9級,海嘯可能在2至5分鐘內抵達部分沿岸地區,撤離時間極為有限。

日本民眾對南海海槽地震的關注由來已久,此次宮崎地震再次敲響警鐘,提醒各地加強防災措施,確保應急計畫能有效執行。

此外,專家也提醒,國人若近期前往日本旅遊或出差,應特別留意太平洋沿岸的地震預警與海嘯警報,避免進入高風險地區,並隨時關注日本氣象廳發布的最新資訊。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