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台語訓讀問題初探:天欲(beh)光矣vs.日愛光咧

筆者多次指出閩南台語大量使用同音字之不當,此問題的另一端,則是訓讀字的使用;同音字,是不知或不在乎台語本字為何,隨便使用同音不同義的漢字充當台語,例如「閣(擱)一擺(又一次)」,訓讀字找不到本字,權便使用同義漢字而另賦予台語發音,又如台語未來式助詞beh或boeh(泉腔berh),因不知本字為何,台語辭典寫作「欲」,等同華語的就要/快要。

漢語文語以「欲」表達未來式,如白居易詩:「星河寥落欲曙天(天河只剩寥寥幾顆星,天快亮了)」,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坐船將要離開)」,「欲曙天」譯成閩南台語是「天欲光矣/tiN beh kng a」。

漢語文語以「欲」表達「就要/將要」,例如李白《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示意圖/擷自Ansami Learning@kidsvideohk/TY頻道
漢語文語以「欲」表達「就要/將要」,例如李白《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示意圖/擷自Ansami Learning@kidsvideohk/TY頻道

在不明本字的情況下,訓讀是可接受的,問題是台語界對此並無共識,早期台語辭典不用「欲」,如《臺日大辭典》用口語漢字「要」,訓讀beh(或boeh),例句:「天要光(tiN beh kng/天要亮了)」,《廈英大辭典》使用音義都不相干的「乜」;再者,beh前面加ti表示加強語氣,現在辭典寫作「得」,「得欲/ti-beh」意為即將/就要;《臺日大》不用「得」而用「在」,文讀tsai,白讀ti,如ti toh-ui/在底位(在哪裡),「在要」訓讀ti-beh,跟現在台語辭典的「得欲」同音同義但用字不同。

台語界把「在」寫作「佇」唸ti,此字無「在」義,只是借(同)音;《臺日大》把ti寫作「在」,可能認為「在」就是本字,白讀ti,也可能不知本字為何,權便使用同義的「在」作為訓讀字;不論是本字或訓讀,「在」字含有台語ti之義,是不爭的事實。

台語界把「在」寫作「佇」唸ti,此字無「在」義,只是借(同)音。示意圖/擷自台視新聞網
台語界把「在」寫作「佇」唸ti,此字無「在」義,只是借(同)音。示意圖/擷自台視新聞網

考察客語、潮州、潮陽、澄海與汕頭等南方諸語,發現漢字「在」白讀di/du/do,其中客語白讀di及du,例如「在美國」客語說「di mi goed」,跟閩南台語「ti bi kok」相仿,可見閩南台語把「在」唸為ti/di,有古代音源依據,跟客語、潮州話等的di/du/do一樣,都是「在」字的白讀音,不是訓讀。

換言之,閩南台語的ti/di本字就是「在」,《臺日大》使用「在」字正確無誤,其他閩南台語辭典捨本字而取同音字「佇」,是不認真作語源研究的結果。

對比「天要亮了」客家台語說為「日愛光(亮)咧」,「愛」唸「oi」表未來式,等同華語「要」以及閩南台語beh/boeh,字音義一體,沒有訓讀問題。

客語另有「天甫光/tien phu kong」一詞,「甫」是漢語文語,意為「剛剛」,「天甫光」也是字音義一體,不涉訓讀,說明客語詞彙比較接近古漢語;然「天甫光」也可能是源自閩南台語的「天殕光/tiN phu-kng」意為天色灰白微亮,閩客讀音相似、意思相同,再次見證此二本土語言的文化親近性。

客語「天甫光」,甫」是漢語文語,意為「剛剛」,「天甫光」也是字音義一體,不涉訓讀。示意圖/擷自Frank Huang 黃六@hakka99/YT頻道
客語「天甫光」,甫」是漢語文語,意為「剛剛」,「天甫光」也是字音義一體,不涉訓讀。示意圖/擷自Frank Huang 黃六@hakka99/YT頻道

華語「給」和 「被」在閩南台語說為ho,找不到本字,現在辭典寫作「予」,是採訓讀法,如「伊予人打/i ho lang pha(他被人打)」本來沒問題,但缺少共識,如《臺日大》和《廈英大》都不用「予」而用「給」,兩者都把「被人打」寫作「給人打」,《臺日大》唸為ho lang pha,《廈英大》用廈門話唸為khit lang pha;「給」唸ho是訓讀,唸khit是由華語ji/gei(給)轉來的白讀音或變音,跟訓讀無關。

另,客家台語使用「分」字,唸bun,跟閩南台語「分」的白讀音相同,是「分享」義,引申為「給」和「被」,「被人打」在客語說為「分人打」,唸bun ngin da,字音義一體,也與訓讀無涉。

閩南台語把陶瓷器總稱為hui(音同台語隨,子音換為h),漢字寫作「瓷」,訓讀hui,hui真的找不到本字而非用訓讀不可嗎?於此客語和潮州語可提供借鏡,客語把陶瓷器總稱為fi,客語的fi音同於閩南語的hui音(後者不用唇齒音f),發音相似,可見陶瓷器在閩客台語是同字同音又同義,此字客語寫作「缶」,華語唸作fouㄈㄡ(音同否),意為瓦製盛物器和樂器,古代閩客潮等南方諸語採用此字,引申為陶瓷器總稱。

閩南台語把陶瓷器總稱為hui(音同台語隨),漢字寫作「瓷」,訓讀hui。圖:「硘仔/huî-á」是業者或文史研究者常見的陶瓷通用詞/文化部官網
閩南台語把陶瓷器總稱為hui(音同台語隨),漢字寫作「瓷」,訓讀hui。圖:「硘仔/huî-á」是業者或文史研究者常見的陶瓷通用詞/文化部官網

依據甘字典,「缶」在閩南台語文讀ho或hiu,但無白讀音,亦無陶瓷器總稱之義,其他閩南台語辭典連「缶」字也付之厥如,這是閩南台語書寫系統位及語源研究上的漏洞。

潮州語保存很多古典詞彙,跟客語一樣,以「缶」作為陶瓷器統稱,白讀hui,與閩客台語同音同義,由此可確認閩南台語hui的本字即是閩客潮共用詞「缶」,只因閩南台語迷失了本字,不得不使用訓讀字「瓷」。

禮失求諸野,閩南台語迷失的語源和本字,可在客語、潮州語等姐妹語言裡找到,即此一端,可知跨語比較對於閩南台語的語源研究多麼重要。

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