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從「巴氏量表」修法看全面檢討外勞政策
文/周倪安(台聯黨主席)
近期立法院通過了《就業服務法》,未來八十歲以上的長輩可以免用「巴氏量表」尋找看護。台聯黨長久以來,對這個議題相當關注,這個修法的方向是值得肯定,但是仍不足。
在修法前後,民進黨仍不斷宣稱看護人力不足、會發生搶工潮等等言論。政策改變一定會面臨一些挑戰,民眾需要看護的人力,但是整個市場的勞動力不足是必須去面對和解決的。
基本上,「巴氏量表」修正,在行政部門裡所影響的部會,大致有勞動部、衛福部與內政部移民署三個。對移民署而言,現在有將近九萬個逃逸外勞流竄全台,社會安全方面他們為台灣帶來不定時的風險。因此可能產生抗拒更多外籍勞工進入台灣的政策。
既然官僚體系中有人反對擴大開放家事外勞,就會在制度上採取管制,於是,衛福部才那麼固守標準相當落後的巴氏量表。以此回應移民署在追緝逃逸外勞時,已感到抓不勝抓的呼聲。
然而,系統性問題的始作俑者,就是目前台勞外勞不分的勞動政策。在日、韓和新加坡等先進國家,非法外勞及為其提供服務的仲介,都有相對的責任,一旦逃逸會被究責,罰則很重,在新加坡逃逸長時間的外勞甚至會被鞭刑。但在台灣,許多單位包括勞動部等,打著人權之名,讓外勞可以自由選擇雇主,從雇主處逃逸了也沒有辦法處理,幾乎沒有應有處罰的制度,非常自由,非常人權。這使得外勞逃逸的案例才會越來越多,即使基本薪資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這一官僚系統的連鎖反應就是:
1.勞動法規所要負的責任,讓外勞認為從工作處逃逸去其他地方打黑工有利。
2.逃逸外勞太多,讓移民署和警察抓不勝抓,因而希望限制數量。
3.衛福部因而藉由「巴氏量表」作為限制人民申請家事外勞的門檻。
其實,「巴氏量表」是相當落後的評量標準。先進國家早就不使用了。事實上,就連反對國民黨修法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也認為由醫生這個非照護專業的角色,來決定開立「巴氏量表」與否是非常不妥的。(另註:他們雖然主張廢除「巴氏量表」,但是以長照單軌評估2.0版本作為替代方案)。而衛福部之所以到今天還以「巴氏量表」作為聘請外勞的標準,無疑就是官僚心態作祟。
現在立法院已經廢除了八十歲以上長者必須經過「巴氏量表」評量才能聘僱家事外勞的限制。筆者也誠心建議,民進黨政府應該重新全面的檢討台灣的外勞政策,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逃逸外勞,比例高達11%,為什麼外勞在台灣工作的實質所得已經比日、韓、香港、新加坡或中東國家都來得高,逃逸外勞還在天天增加?為什麼台灣政府顧及外勞權益更勝於台灣勞工權益?本外勞一視同仁,難道台灣人從出生開始所付出的義務、繳的稅及所受的教育,都歸零嗎?期待賴總統全面改革外勞政策,提升台灣的產能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