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瓊瑤輕生看「善終」與「安樂死」議題》40年老中醫師:老年憂鬱症有解方

知名作家瓊瑤在本月4日選擇在自宅結束生命,享年86歲,引發社會討論安樂死及善終議題。(圖片來源/瓊瑤臉書)

知名作家瓊瑤在本月4日選擇在自宅結束生命,讓社會大眾相當震驚與不捨,其臉書帳號在下午3點3分以《當雪花飄落》一文,傳達想要尊嚴死的自我意識。

不過此舉也引發社會正反兩面的看法,瓊瑤曾在書信與文章中提到,她希望在無法忍受生命痛苦時選擇安樂死,避免進一步的折磨。台灣國寶藝術大師朱銘,也選擇在85歲時於自宅輕生。傅達仁則遠赴瑞士,以自己的生命作代價,推動安樂死合法化。這些知名人士的選擇,揭示了名人雖擁有世人羨慕的名利,但也難逃身心折磨。

有些人認為,安樂死是在生命的最後選擇「自主尊嚴死」,但在許多國家或文化,其實並不認同這一用詞,而是在「協助自殺」和「應要求終止生命」,更像是一種「幫助自殺」的過程,與傳統的善終概念背道而馳。

一名從醫40多年的老中醫師,接受《信傳媒》專訪時強調,「善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五福之一,代表自然無痛地走向生命的終點。《書經》中的五福臨門,即壽、富、康寧、好德、考終命,最後的『考終命』意指安詳地離世,沒有痛苦。然而,隨著現代醫學和觀念的發展,善終的定義開始混淆,逐漸與「安樂死」劃上等號。

老中醫師強調,善終應該是「瓜熟蒂落」,自然地走完生命旅程,而非透過外力介入終結生命。「我們整個社會要好好檢討,為什麼這些人生勝利組的人還會想自殺?」

老中醫師:身體調得好,就會「了了分明」

老中醫師認為,過度依賴西藥治療慢性病,雖能延長壽命,但也帶來身體不適與生活質量下降,進一步加劇心理壓力,「其實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的智慧是,你身體調得很好,就會了了分明,人很清楚。西醫常常要把血壓、血糖都控制得很漂亮,但還是生不如死,因為那個是數據,人還是這邊痠那邊痛那邊不舒服,可能就想自殺、想安樂死。」

他也提到,人若感到不舒服、會痛,生活很痛苦,可能就會想嘗試吸毒、吃迷幻藥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吸毒的原因,因為生活很痛苦,據說麥克傑克森最後是使用過量牛奶針(丙泊酚 Propofol)身亡,它就是一個迷幻藥、安眠藥、鬆弛藥、止痛藥。」食藥署先前資料指出,讓流行樂天王麥克傑克森送命的,正是牛奶針,屬於第四級管制藥品及第四級毒品。

老中醫師感嘆,「人生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要追求五福,但現在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五福臨門。」

中醫「憂鬱症」分5型,可透過中藥調理「肝氣鬱結」

安樂死的合法化問題在全球始終爭議不斷。支持者認為,安樂死能夠讓患者有尊嚴地告別痛苦的生命,是對個人自由與人權的尊重。但反對者則強調,生命價值不可輕易衡量,且安樂死的實施可能引發濫用風險。

台灣目前尚未合法化安樂死,但過去傅達仁案曾引發政治層面的討論,他曾拜會時任總統蔡英文,表達推動安樂死合法化的意願。然而,相關法案至今未能成形,原因在於倫理、醫學與宗教等多方面的考量。

要如何實現真正的「善終」?老中醫師認為,實現善終並不僅只是延長壽命,更是如何提升生命及生活的質量,中醫的「治未病」理念或許能提供一種新視角,即對每一個體的人進行整體、全面、個性化的養生保健和疾病預防,從而達到維護生命健康長壽的目的。「透過調養肝氣、注重身體經絡的通暢,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減少對安樂死的需求。善終應該是身心的自然平衡與和諧,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干預。」

社會也討論到瓊瑤是因受老年憂鬱症所苦,才選擇輕生,憂鬱症作為現代常見心理疾病,常與壓力、孤獨感有關。據中醫觀點,憂鬱症分5型,「第一型是肝氣鬱結,最多人與此有關,第二型是痰結氣鬱,第三型是瘀血阻滯,第四型是心肝火旺,第五型是心脾兩虛,但都可以透過中醫來調理改善。」老中醫師認為現代醫學藥物只能讓患者暫時鎮定、難以根治,甚至會產生許多藥物副作用,經過長期治療仍無法完全回歸正常生活。

中醫師認為透過調養肝氣、注重身體經絡的通暢,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減少對安樂死的需求。(圖片來源/freepik)

從「善終」與「安樂死」反思生命價值

瓊瑤晚年的抑鬱,或與長期面對伴侶失智、身心疲憊有關,朱銘則可能因身體健康問題與心理壓力無法排解,最終選擇離開世界。這些案例不僅看到了名人在面對生命終點時的脆弱,也顯示現代社會對死亡議題仍存在誤解。

老中醫師指出,這些「人生勝利組」的輕生,讓人不禁反思,他們是否缺少生命終點的支持與準備?

他強調,要實現真正的善終,不僅需要醫療的支持,更需要文化的重塑與教育的推廣,而善終的意義也不應止於生命的自然結束,更是如何在愛、尊嚴與平靜中迎接終點,可以從中醫的養生哲學汲取養分,而非僅用快速的方式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老中醫師說道,自己從民國65年從事中醫到現在已歷經滄桑,「中間自己身體沒弄好的話都差不多出問題了,但到現在還可以這麼正能量繼續分享、從事這個工作、爬山,因為身體有顧好,自己也是受益者。怎麼樣把身體調好、自然地瓜熟地落、沒有任何痛苦,這就是善終。

※《信傳媒》關心您,自殺解決不了問題,請給自己一個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你是I人還是E人?臨床心理師提醒:勿過度執著於MBTI性格標籤
上廁所用什麼擦屁屁?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
北市聯醫松德文山職能工作坊 實現精神復健者和失智長者的共融、共享、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