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牙周病竟和2種癌有關、這6病也「插翅難飛」
資深媒體人鍾志鵬/臺北報導
▲潘韞珊牙醫師提醒,牙周病沒治好會影響全身健康,竟和大腸癌、胃癌有關。(圖/聯合文學提供)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一年有超過1000萬人去牙科看牙,臺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8%,而且大約47%的問題很嚴重,其中50歲到64歲的牙周病罹病風險是18歲到34歲的6.7倍。牙醫師潘韞珊在著作《100歲不掉牙的秘密》曝光牙周病竟然和胃癌大腸癌有關。
▲還有嚴重牙周病的牙齒長這樣,快檢查你的牙齒。(圖/聯合文學提供)
牙周病是國病!身體健康好壞與牙周病關係太密切
潘韞珊牙醫師強調,牙齒的問題,與人體的各個部位環環相扣,因此牙科,對於其他醫科來說,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牙齒的小問題,竟可能釀成身體的大疾病。」牙周病與這6種病的關係,一定要知道。
1.糖尿病:全口爛牙、免疫功能下降
大部分的人都難以想像,牙周病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加速病況惡化的兇手之一;反過來說,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是牙周病的高危險群,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二至三倍。
不少牙科醫師,在臨床上都有這樣的經驗——糖尿病的患者,一旦得到牙周病,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出現廣泛性的發炎,導致全口都相當嚴重。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狀態下,使得免疫功能下降,牙齒周圍孳生的細菌更容易入侵體內。此外,糖尿病患者又因為膠原蛋白代謝異常,使復原能力降低,傷口不容易癒合甚至惡化,當牙齒周邊的血管通透性產生變化,進一步引起發炎物質的變化,牙周病與糖尿病都會造成身體的慢性發炎,交互影響之下形成「惡性循環」。
在臺灣,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療院所設置了「糖牙整合門診」。在我的門診中,也曾遇過相當多患有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其中一位令我印象深刻,他在初診時即告知,平時飯前空腹血糖約為 180 mg/dL(一般人飯前空腹血糖正常值為 70~99 mg/dL;若為 100~125 mg/dL即屬於糖尿病前期)。在經過評估、首次為他進行牙周病雷射處理兩週後,再度回診時,他相當激動的告訴我,飯前空腹血糖已進步為120 mg/dL,是近幾年來的「新低」,這令他感到非常振奮!
糖尿病與牙周病的治療同時並行,雙管齊下,除了可以預防牙周病惡化所導致的掉牙危機,對於血糖控制也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找專業的醫師定期做牙科檢查,確認有無牙周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讓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而有糖尿病控制得好,也對牙周病治療有一定的幫助!
▲潘韞珊牙醫師提醒,牙周病沒治好會影響全身健康,竟和大腸癌、胃癌有關。(圖/聯合文學提供)
2.懷孕不良反應及早產:可能造成寶寶早產與體重過輕
俗話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雖然就現代牙科醫學治療及預防的角度來說,已經不至於如此嚴重,但是,懷孕期間的女性,的確容易因進食更頻繁、時間拉長、嗜甜食或酸性食物,又因體內荷爾蒙改變,較平時容易感到疲憊、睏倦,而疏於對牙齒的清潔,導致牙菌斑堆積,使得蛀牙機率大幅增加,還可能出現牙齦發炎、腫脹、流血等問題,甚至引起牙周病。如果因為牙周病這些藏在牙齦溝的致病菌或發炎物質,透過血液循環而影響胎兒,嚴重時最終可能造成寶寶早產與體重過輕等等狀況。
因此,備孕時期,若有已知的口腔問題或牙周病,應於懷孕前積極治療;懷孕期間,更應持續注意口腔清潔與保健,可以進行不上麻藥的「水雷射支持性微創滅菌治療」,以維持牙周健康。
3.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及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至三倍
有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牙周病與心臟病呈現高度正相關。不少統計皆揭示,有牙周病的人,罹患心肌梗塞及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至三倍。因為牙周病本身即為牙齦、牙周組織的長期發炎反應,而藏在「牙周囊袋」(也就是受到破壞而變深的「牙齦溝」)中潛藏的細菌含有很多毒素及發炎物質,它們經由發炎的牙齦組織或傷口,透過血液循環流向全身,甚至進入心臟,引起心血管的發炎反應,形成血管粥狀硬化的斑塊,而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潘韞珊常和患者說:「好的心臟科醫師,一定會先請患者去檢查是否有牙周病,如果有,應和心臟病同時積極治療!」
4.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加劇
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等,都是因為自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所形成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三倍,所有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在我的門診中,有幾位患者的確是女性,她們在開始處理牙齒時並沒有此疾病,但幾年後就突然患有此疾病,接著牙周破壞就更嚴重了,於是我就為她們做「水雷射」支持性滅菌治療及追蹤,目前效果良好。
根據統計,有牙周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比沒有牙周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了近兩倍。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內,往往有大量的細菌繁殖、堆積,它們不僅會引起牙齒周圍組織的發炎,也有可能侵入體內,引起身體的發炎反應。
「發炎」是身體受傷時,進行修復的過程,若整個過程持續過久,就容易產生自體免疫疾病,而類風濕性關節炎便是其中一種。
初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容易在早上醒來時出現僵硬、疼痛感,且會有疲倦、噁心、無力、骨頭或肌肉隱隱作痛等等困擾,有些人還會出現發燒症狀。中後期,嚴重則會導致骨骼破壞、關節扭曲、變形等等,進而影響全身器官。
令人難過的是,像類風濕關節炎這樣的自體免疫慢性疾病,目前並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根治,一旦發生,就只能靠藥物、飲食、作息、壓力調節等等方式,試著與之共處,避免惡化。
因此,潘韞珊一再強調,定期洗牙、定期檢查、植牙後定期回診進行「水雷射牙周病滅菌治療」的原因,必須讓專業牙醫師,定期妥善清除藏在牙周的細菌,控制體內的發炎反應,才能避免牙周病及其他疾病交互作用而使之惡化。
5.腸胃疾病:有可能讓人容易罹患大腸癌、胃癌
牙周病也和我們的腸胃健康有關。除了咬合不良、牙齒搖晃、缺牙等情形,可能會讓人咀嚼困難,增加腸胃道的負擔,造成營養吸收困難以外,還有研究顯示,牙周病主要病原菌之一的「具核梭桿菌」,有可能讓人容易罹患大腸癌,此外,大腸直腸癌多數是息肉演變而成,研究發現,癌化的息肉裡充滿大量具核梭桿菌;另外,牙周病也有可能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息息相關。
6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吸入性肺炎」
已有文獻指出,口腔發炎與呼吸道發炎、感染有關,所以牙周病也可能提高肺炎發生的風險,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吸入性肺炎」兩種呼吸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見於有吸菸習慣的人,因為抽菸會使得呼吸道變狹小,進而造成阻塞。而有研究發現,老年人活動假牙上的菌種和吸入性肺炎菌種高度重疊,因此把牙齒刷乾淨,避免引起牙周病,對預防肺炎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除了上述疾病之外,還有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血液或結締組織疾病,甚至是「毛小孩」口腔內的毛滴蟲、阿米巴原蟲,都有研究指出和人類的牙周病有關。
▲潘韞珊牙醫師提醒,牙周病沒治好會影響全身健康,竟和大腸癌、胃癌有關。(圖/聯合文學提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冰箱萬能?外國營養師喊「5種食材」千萬別冷藏!發霉長菌、還可能致癌
冬季乾癬大爆發!他突冒不明紅疹、超癢抓不停 傷口血結塊成「釋迦頭」
快看!「抗癌心靈導師」韓柏檉辦論壇曝光「重返健康5秘密」
奈及利亞驚爆踩踏傷亡「至少30名兒童」喪命!5000人場地暴增7500人惹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