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藥與指示藥分不清 食藥署提醒藥物不要隨便吃
當身上不小心出現輕微傷口時,可以使用家中常備的藥膏來緩解疼痛,但如果家裡沒有合適的藥膏,該怎麼辦,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15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我國的藥品分級制度及取得藥品的正確方式,幫助民眾安全用藥、健康無憂。
不只電影要分級,藥品也有,民眾常聽到的「成藥」有甲、乙類,其中甲類成藥僅限藥局或藥師駐店的藥粧店販售,常見的為胃腸藥、浣腸劑;乙類成藥另可在百貨、雜貨店、餐旅服務商店及網路購買,常見的為清涼劑、外用軟油膏類等。「指示藥」無須醫師處方且會標示「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食藥署藥品副組長林意筑表示,其中成藥藥理作用較溫和,安全性高,民眾可自行購買,使用前務必閱讀藥品說明書。
副組長林意筑表示,隨著網路購物普及,購買藥品時務必提高警覺。目前,我國僅允許乙類成藥於網路上販售,且外包裝有明顯「乙類成藥」標示,其餘藥品如壯陽藥、減肥藥或國外藥品,若於網路上販售皆屬違法。這類產品未經品質、安全及療效把關,消費者可能買到假藥,甚至因服用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無法申請藥害救濟,既花錢又危害健康。
至於處方藥的部分風險較高,需由醫生依據病情開立處方箋,再由藥事人員調劑提供,例如口服抗生素、降血壓藥、糖尿病用藥等。民眾應依照醫囑及藥袋標示服藥,勿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