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老朽的背影
美國總統拜登的任期沒剩下幾天,當離他下台的時間愈近,他愈是在自己的政治遺產上加上更多的濃墨重彩,給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一位不斷挑戰道德底線的美國總統。
沒有一個政客會像選美大會上的佳麗在回答機智問答時一樣,祈願世界和平。在動盪複雜的全球政治舞台與華盛頓泥潭中,更沒有人能夠全身而退。但即便危危顫顫地走在鋼索上,或航行在未知的海洋,總是要有一些準則與方向,或至少有一套一以貫之的標準和對生命的一絲尊重。
拜登是一個嗜血的總統,從俄烏戰爭就可看得出。早在俄烏戰爭初期,教宗方濟各就指出,不要以為俄烏之戰是小紅帽對抗大野狼正邪之戰的童話故事,背後其實有大國博弈的野心。的確,俄烏戰爭是一場可以不必發生的戰爭。陸續有資料顯示,戰爭開打不久,俄烏雙方就有意和解,是英美從中阻撓,破壞和談。
烏克蘭前線缺乏休息整補,士氣低落,有至少10萬逃兵;加上基輔貪腐傳聞、政治惡鬥不斷,徵兵不公,超過一半的烏克蘭人已不想打仗,寧願以領土換取和平。40萬人傷亡的代價,換得不知何年何月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空白許諾,烏克蘭人已不存幻想,願意失去1/5的領土,這已是烏克蘭人民準備接受的事實。
烏克蘭早已無心戀戰,加上川普上台政策即將調整,拜登政府仍要他們打下去,甚至不惜擴大戰爭,犧牲更多烏克蘭的年輕人。就在上月,拜登突然開放烏克蘭使用美國的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的禁令;拜登政府也一再要求基輔徵兵年齡從現在的25歲降低到18歲。古人有云:「不教而戰,謂之殺。」拜登犧牲一代烏克蘭年輕人,用心可議。
烏克蘭大勢已去,他們即將面對的不只是割地還有負債,更大的人道危機是地雷問題。烏克蘭已是全世界埋設地雷最多的國家,最近華盛頓還批准提供烏克蘭更多地雷。地雷對平民的傷害其實遠大於軍人,而且會在戰爭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有殺傷力,像巴爾幹半島現在還有許多山林無人敢去。拜登的決定也引起國際反地雷組織的抗議。明知無法改變局勢,卻不斷要擴大烏克蘭人的死傷,不知所為何來。美國地雷同樣出現在對台軍售項目中,看看拜登對烏克蘭的臨別贈禮,令人不寒而慄。
同樣無辜的傷亡也出現在迦薩地區,拜登無視於以色列在迦薩進行種族滅絕的行動,也無視以色列情報單位利用通訊器材在黎巴嫩進行無差別的攻擊,造成多名平民死傷,現在更允許以色列趁火打劫破壞聯合國協議,入侵敘利亞戈蘭高地,視敘利亞主權為無物。拜登對烏克蘭和迦薩的雙重標準讓美國的道德形象完全失血。
拜登在國際上製造大量不必要的死傷,對他自己的兒子杭特的惡行還予以包庇,才在感恩節說不會特赦自己的兒子,放個假回來,就自打嘴巴。這種破壞司法的行徑連黨內同志都看不下去。作為所謂自由世界的領導人,拜登也經常這麼自詡,喜好高談民主價值,臨去秋波,卻留下如此不堪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