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五光社區 荒地打造快樂農場

五光社區將老人會館後方荒地變成「快樂農場」,以自然農法種植蔬果,打造全齡共享的「食農體驗學習基地」。(潘虹恩攝)
五光社區將老人會館後方荒地變成「快樂農場」,以自然農法種植蔬果,打造全齡共享的「食農體驗學習基地」。(潘虹恩攝)

台中市烏日區五光社區早期是傳統農村,發展至今形成半農半工風貌。為傳承地方特色,五光社區發展協會不僅以馬賽克拼貼畫重現昔日農村風貌,還將五光老人會館後方荒地變身成「快樂農場」,以自然農法種植蔬果,打造全齡共享的「食農體驗學習基地」,邀請地方長輩到關懷據點共餐,也結合地方學校推動食農教育。

五光社區早期是傳統農村聚落,因開墾面積共25甲,一般5甲地約1張犁來開墾,而有「五張犁」的舊稱,又因鄰近旱溪、大里溪,水利資源豐沛、農業興盛,稻米、番茄、胡蘿蔔、美濃瓜、玉米等都是在地熱銷作物。隨著快速道路系統發展完善,五光社區北上南下交通便利,成為不少工廠設點好選擇,從一片田野風光的傳統農村,發展成半農半工聚落。

多點用心 大家相互照應

隨著社區產業結構轉變,加上老年人口比例較高,五光社區將老人會館後方荒地打造為「快樂農場」,前年榮獲衛生福利部「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城市夥伴獎。

五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徐鳳英分享,五光社區推動關懷據點已久,早期老人會館後方因疏於管理成了荒地,不僅雜草長得比人高,還有蛇、鼠和蟲類出沒,長輩們都不敢靠近。

她回憶說,曾經有位長輩到田間工作時暈倒,被發現送醫已來不及,變成植物人,此事讓她感觸很多,常常思考「是不是早一點有人發現、急救得宜,結果可能就不一樣?」

「若將老人會館後方的土地開發成農園,讓長輩過去種種地,大家也能相互照應。」這樣的起心動念下,快樂農場於焉誕生,且因食安問題頻傳,農園以自然農法種植蔬果,舉凡地瓜葉、絲瓜、高麗菜、大陸A菜、芥藍、薑黃、百香果及番茄等,都難不倒志工、長輩們的「綠手指」。

綠手指點金 成就感滿滿

在關懷據點服務10多年的志工柯玉屏分享,她過去負責掌廚,近年退居幕後負責食材採購與菜譜發想,有了快樂農場後,志工每天輪番到農園巡視、澆水、抓蟲,看到自己種下的鮮甜健康蔬果慢慢成長到採收、上桌,長輩們也吃得開心,大讚新鮮好吃,成就感滿滿。

不僅如此,為讓在地孩子認識家鄉,社區也與五光國小合作推動走讀與食農教育,每年開學都帶領學生到社區走一遭,了解在地歷史文化和產業,並參觀快樂農場,利用在地、當季作物帶領學童食農DIY。

食農教育 走讀認識家鄉

五光國小教務主任曾慕嫺說,學校與社區合作約6、7年,帶領孩子們走訪社區、在地企業和農園,從食農DIY中學習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徐鳳英也會到校帶著孩子們做植物畫等,帶給孩子們更多教學資源,希望孩子們學會愛自己的土地、家鄉,同時學習感恩。

五光國小1年級張姓學童說,她第1次參加社區走讀,雖然走到腳痠但很好玩,還把DIY食物帶回家和父母分享,期待明年再參加;3年級潘姓學童則分享,她每年都參加社區走讀,學到很多關於社區特色、磁磚和織帶工廠製造和食農知識,很有趣。

徐鳳英說,快樂農場種植成果不僅提供關懷據點共餐食材,讓長輩吃得健康,也結合學校、社區推動農村童玩體驗、食農教育,希望將農場打造成全齡共享的「食農體驗學習基地」。

企業共好 持續領航社造

五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清土表示,社區成員各有所長,包括擅長食農領域或有磁磚、織帶等特色企業成員,希望企業和社區共好,持續透過社區營造打造優良生活環境、關懷據點共餐等,照顧社區長輩。

在地市議員吳瓊華分享,五光社區是烏日區很早開始推動社區營造的社區之一,成果亮眼,過去更曾擔任領航社區,帶動其他社區一起投入社造,期盼五光社區持續投入、分享經驗,帶動更多社區一起響應。

動員令─台中市烏日區

● 人口數:81,133人(至2024年11月)

● 土地面積:43.4平方公里

● 古地名:湖日

● 烏日區長林崇懿的一句話:

烏日位處交通樞紐、河流匯集之處,無論產業、交通、經濟、文化、人才都是多元交織而成,豐厚精采值得探索。

● 知名人物:楊渡(作家,本名楊炤濃)、劉克襄(作家)、張乾琦(國際知名攝影家)、趙文正(拾荒慈善家)、陳仕朋(中職富邦悍將投手)、黃煚隆(中職味全龍一軍外野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