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就是博大精深?17個無法翻譯、只能心領神會的日文單字
世界各國有著各自的語言,除了文法、語法、發音的不同之外,詞彙上也反映了一個國家或是民族的個性與習慣,有時候光是從一個語言的單字就能發現使用該語言的人們的思考邏輯與模式,擁有悠久豐富歷史的日本也何嘗不是如此。這次整理了17個中文沒有直接對應詞的日語單字,來看看你是否能跳脫中文框架,用心領神會的方式來了解這些詞彙的意涵吧!
日語裡無法直接翻譯成一個中文單字的詞彙範圍相當廣泛,從日常生活到詩意詞句、佛道玄學精神各領域都能找到,若是能心領神會這些單詞所代表的意境也能更瞭解日本人的思考邏輯與模式哦。
1. クチャラー(Kucharā)
日語裡有很多擬音詞,而當人吃一些酥脆的塊狀食物所發出「咖啦咖啦」的聲音在日語就是「クチャクチャ(kuchakucha)」,這個詞加上英語指稱人的"er"就變成用來專指吃東西咖咖作響的人了。雖然現在這個詞有點過時,很少會聽見日本人講,但會出現這個詞和日本人的用餐禮節文化頗有關係。
吃東西發出聲音在某些國家可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在日本這是相當沒禮貌又有失禮數的,雖然大家可能有聽說在日本吃拉麵吸麵條就是要吸得大聲表示好吃,不過其實日本人也很少會刻意吃麵吃得很大聲啦,所以奉勸大家在日本吃東西的時候嘴巴要閉緊再咀嚼,不要因為自己吃東西太大聲而讓周遭他人感到不悅囉。
2. 別腹(betsubara)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甜點是另一個胃」這句話吧?據說這句話最一開始就是從日文來的喔!所謂的「別腹」就是另一胃,很多愛吃甜點的人即使已經吃得很飽很飽,碰到甜食還是有可以繼續吃,因而誕生此名言。雖然人並非真的有兩個胃,這種現象也有科學證實及解釋,但似乎世界各地都和日本一樣,習慣直接用「甜點是另一個胃」來解釋人們這種奇特的現象。
3. 木漏れ日(komorebi)
這個名詞是指「從樹葉間傾洩而下的陽光」,光是敘述就相當具有詩意,完全可以靠想像力來想像出那畫面,因此這個詞也常給人充滿綠意又和平、清新的感覺。雖然中文裡面沒有一個名詞可以代稱,但下次去爬山碰上好天氣還是可以多觀察及感受一下日文所謂的「木漏れ日」是在描述怎樣的一個情景。
4. 詫び寂び(wabisabi)
這個詞是一種日式藝術和美學風格,藉由事物的簡樸及空靈來體現,像是日本傳統建築以及寺院中常見的枯山水都是「詫び寂び」美學的代表,雖然畫面視覺上看起來簡單,但卻能讓人感受到一股空靈、肅寂的美感,讓觀者在欣賞的同時也獲得心靈的平靜。在中文裡常常被直接翻成「詫寂」,但若是沒有經過解釋及內心的體悟,說實在很難去心領神會「詫び寂び」的意境。
5. 物の哀れ(monono-aware)
這個詞和上一個介紹的「詫び寂び」同樣是日式美學風格的一種,指人們接觸到世間萬物時所領會到的細微情緒和無名感傷,常常是一種從微微哀愁、悵然之間傾瀉而出的美感,與佛學中的「把握當下、珍惜萬物」的概念有些重疊。例如日本文學作品中常透過蕭瑟景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的幽情及感慨,一如櫻花「正因為會逝去,才能體會到盛開時的美」一樣的感覺。
6. KY
日本人是個注重群體氣氛的民族,在團體中的一言一行都需要視現場的氛圍來行動,如果不小心做出太過於直率或是突兀的行為,造成現場尷尬、話題無法繼續進行,常常就會被用「KY」形容。所謂的「KY」是日文「空気読めない(kūki yomenai)」的縮寫,字面的翻譯是「不會讀空氣」,和中文的白目有點類似,指不會察言觀色、破壞群體和諧與活絡的人。
7. キープ君(Keep-kun)
所謂的「キープ君」就是女生雖然對外宣稱單身,但身邊總有一位願意對她付出奉獻的人士,雖然永遠不會被扶正卻依然願意守候在對方身邊,有點類似中文的備胎+工具人的概念,算不上是一個正面的詞彙。不過現在日本人似乎比較少用到這個詞了,不知道是改用其他詞來代稱,還是因為現在「キープ君」變少了呢?
8. 積ん読(tsundoku)
這是由日語的積累「積む」+閱讀「読」兩個動詞所組合成的單字,用指家裡有很多書卻都沒看完甚至連翻都沒翻閱過這件事,現在常拿來形容那些喜歡買書卻不愛看書的人,
9. 渋い(shibui)
這個詞原本是專門用來指澀味,但現在可以用來形容「沒有過度裝飾卻依然保有脫俗時尚感的事物」,給人一種走過風霜歲月、沉穩內斂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復古時尚感,像是近幾年流行的破舊牛仔褲、LOMO濾鏡等等都很有這種「渋い」感。
10. ばたんきゅう(batan-kyū)
這是一個有趣的日語狀聲詞,「ばたん」是人跌倒時撞到地面的聲音,「きゅう」是人發出碰撞聲跌在地上之後到爬起來之前那個片刻沉默的擬聲語(雖然實際上應該是什麼聲音都沒有才對)。這個詞常出現在日本的動漫畫或是遊戲作品裡面,為畫面增添些戲劇性效果。
11. 口寂しい(kuchisabishī)
這個詞字面上看起來是「嘴巴很寂寞」,用來表是雖然不會餓但是卻想要吃點東西的一種心理狀態,大意上與中文的「嘴饞」很接近,不過在日本這個字除了形容想吃東西之外,也可以用在想咀嚼東西、想抽菸之類的狀況。
12. 猫舌(nekojita)
這個說法據說是起源自江戶時期的人們認為貓咪不太會吃熱食而誕生,用來指那些吃東西怕燙的人,因為基本上很多日本人在吃熱食時都會直接入口,不會先吹涼再吃,因此有了這個詞彙之後便能讓那些舌頭怕燙的人能簡單解釋自己為何吃東西要先吹涼了。
13. 飲ミュニケーション(nomunication)/たばこミュニケーション(tabaco-comunication)
這個詞是由日語的喝「飲む(nomu)」、菸「たばこ(tabako)」+和communication的日語外來語「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所組成,意思是邊喝酒或是邊抽菸邊交談聊天,語感上有點類似中文的應酬的概念。
日本人常會午休時間找同事一起去抽菸,畢竟抽菸氛圍是一個很適合上班族一起吐苦水、發牢騷的場合。而日本人下班之後更是喜歡找同事或是客戶一起去吃飯,吃飯時也絕對會喝酒,幾杯黃湯下肚之後能讓人變得更為健談開朗。
雖然上述兩個情況看似只是聊天,但實際上卻有許多規矩和禮儀需要注意,如果受到邀約還不參加久而久之還會被同事或上司嫌棄,影響自己的職場生存環境甚至升遷,因此也有不少日本人是不喜歡這種職場對應交際文化的。
14. 三日坊主(mikkabōzu)
「坊主」是日語的和尚的漢字,而在寺院中修行的和尚每天從早到晚都有著嚴格的戒律和規定需要遵守,很多人只憑著一股腦的熱情或衝動去嘗試之後便會因為太過於辛苦而中途放棄,所以「三日坊主」的字面意思即是「當了三天和尚」,用來比喻做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而沒有恆心的人。
15. ありがた迷惑(arigatameiwaku)
此為日文的值得感謝「ありがたい(arigatai)」+困擾「迷惑(meiwaku)」結合的一個詞,用來表示非自願情況下被他人施以恩惠而造成困擾的心情。
日本人是相當不喜歡造成他人額外付出、麻煩的民族,雖然對方只是出於善意而行動,但日本的社會氛圍會傾向要受惠者表示感謝,在自己沒有主動求助卻獲得他人禮遇時會需要表示更大的誠意來回應回禮,而這種非自願受惠的心情往往會造成當事者的心理壓力及困擾。
想像一下若是有某領域的專業人士熱情地向你推銷並教導你使用方法,但你對該事物並不擅長且沒有興趣,你也無法或不好意思去直接拒絕對方,只好假裝自己很開心地接受對方的善意。若是可以明白這種情況會讓人心有多累,那大概也可以理解「ありがた迷惑」是在表達什麼樣的心情囉。
16. 生きがい(ikigai)
「生きがい」簡單來說是指一個人生存的價值與活下去的動力,可以是一個遠大的目標、夢想,也可以是一個自己所愛的人事物、興趣。總而言之只要是一個能讓人從中獲得滿足與成就感的事物,都能是一個人的「生きがい」。
17. 木枯らし(kogarashi)
日本每到了秋冬交替之際都會颳風將樹葉上已經枯澀的樹葉從枝頭上給吹落、刮下,這個詞便是用來指入冬時的那陣寒風。雖然其所指示的事物很單純,但這詞常能給閱聽者冬天將至的畫面感及詩意,如果是怕冷的人看見這個詞時便會覺得該是把冬衣拿出來穿的時候囉。
一起來發現日文之美~
在認識了這些只有日文才有的詞彙之後是不是更能理解日本人的思考邏輯了呢?日語裡面常常可以找到許多貼近生活及當地文化的詞,且還常常會隨著時事來創造新詞,認識這些單詞也不失為了解日本文化及風土民情的一種方式,想必在心領神會這些詞意思之後,也會忍不住大讚日本人的幽默及想像力呢!
▼你還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