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個被世界肯定的日子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楊渡 / 自由作家
有一則大好的消息,在臺灣雜瑣的新聞中被忽略了。那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在十二月四日通過「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春節即將到來的前夕,傳出全球華人淵遠流長的春節成為全世界肯定的節慶,想必今年的春節,散居在全世界各地的華人,將要更熱鬧的歡慶了。
春節真是一個奇特的日子。我們都知道,春節是依傳統農業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而設定。它和農作的秋收冬藏,農民休養生息的四季循環是結合在一起的。臺灣農村過去稱除夕夜的團聚叫「圍爐」,乃是在歲暮年終的餐桌上一定要生一盆炭爐,燒一鍋熱熱的銅爐火鍋,或者,把一盆小火爐放在圍坐的圓桌下,供家人烤火取暖。小小爐火代表著家的溫熱,團聚的暖心。
而大年初一在閩南語裡也有一個很有意味的名詞,叫「開新正」。「新正」意指正月初一日,開就是打開新的一年,迎接全新的一日。那是以迎禧納福,祈願吉祥的心情,走向未來的心願。據考證,「新正」這名詞始於唐朝,延續於宋元明,而閩南語保留了最初的唐音。
小時候,我的祖母總是說:「開新正,講好話,全年都順適。」當時只是認為新年要說吉祥話,卻不知它是古老唐文化的傳承。
基於農業文明的春節,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隨著工業化、城市化,人口大遷徙,本來應該隨著農業文明的沒落而衰頹,卻不料它更加的興盛起來。成為國定假日,且放假愈來愈長。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在歐洲現代化過程中,工業化使人失去存在的意義,人只是生產線上的螺絲釘,都市裡無根的灰塵,存在意義的喪失,使得人心虛無而成為「空洞的人,填塞著稻草的人」。存在主義之於歐洲正是此種荒涼文明的顯影。臺灣也有一樣的現代化問題。
可臺灣現代化的時間太短,年輕一代在都會打拼,家中父老還在農村家鄉守著祖產田地。在都會中迷失的失根蘭花,可以在春節、端午、中秋的返鄉團聚中,得到親人的溫暖。這便是為什麼每年春節,臺北城為之一空,而返鄉的人潮塞爆了機場、車站、高速公路。
春節於是不僅是一種節慶,而是一種心靈之根,生命之源,親人團聚、存在並不孤單虛無的溫慰。那是以古老的傳統,去抵抗現代化的虛無主義的文化根底,那也是春節的現代性意義。
每年春節,臺灣有幾百萬人返鄉團聚,在大陸則有幾億人奔走在春運的道途上,只為了「回家團圓」這個樸素美好的願望。萬里奔波,只為了親人的一握。而幾千年的傳統,竟是靠全世界所有華人的心,共同維護下來。這其中有多少溫暖,多少親情,多少永恆的愛。
今年互相道賀「新年恭喜」時,別忘了,春節,已列入了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中華文化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