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龜山水資源中心全國首創綠能發電 獲金擘獎肯定

桃園龜山水資源中心全國首創綠能發電,榮獲金擘獎肯定。
桃園龜山水資源中心全國首創綠能發電,榮獲金擘獎肯定。


桃園市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ROT案為全台首座公辦民生污水廠ROT案,榮獲第二十二屆金擘獎政府機關團隊獎佳等,桃園市政府29日出席頒獎典禮,並從行政院長卓榮泰手中接獲表揚。

桃園市政府表示,為配合「臺灣2050淨零排放關鍵戰略」,特別於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增建「厭氧處理」及「沼氣發電」兩大系統,可提升全國整體再生能源使用量,率全國之先轉型為綠能中心,後續將積極執行水足跡、碳足跡盤查,環境教育場所認證及TAF實驗室認證,帶動其他既有污水廠轉型推展之典範。

因水資源回收中心在處理污水過程中會產生廢棄污泥,污泥有機含量高,若能將污泥有機質進行厭氧消化處理,降解有機固體,不僅可以減少污泥量,達到污泥減廢,亦可大幅減少廢棄污泥後續的處理成本,還可將有機質轉換成沼氣,沼氣組成主要為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硫化氫等氣體,其中甲烷(CH4)含量約50~80﹪,所含的熱值約5,000~8000 kcal/m3,沼氣在進入發電設備前,需先經過純化程序以保護管線與後端設備不被侵蝕,純化後的沼氣即可作為發電設備之燃料。

桃園龜山水資源中心全國首創綠能發電,榮獲金擘獎肯定。
桃園龜山水資源中心全國首創綠能發電,榮獲金擘獎肯定。

由於沼氣中的主要成分甲烷,其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為二氧化碳的25倍,如能進行再利用或燃燒產生電能,不僅增進能源多元化,亦能減少甲烷排放,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效用,同時創造綠能的價值,一舉數得。

桃園市政府補充,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興建於1990年,為桃園第1座水資源回收中心,至今已營運超過30年,每日處理約2萬3千噸污水。市府攜手永豐餘集團旗下子公司豐川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促參模式引進民間投資將廢污水轉化成為沼氣能源,以厭氧沼氣發電與污泥消化技術,可將廠內污泥去化減量 40%(註1)、每年沼氣發電量約 500 萬度(註2,約1200戶家庭年用電量)及減少 2,500 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註3),發揮減碳、減廢效益,提高污水廠傳統經營效能,不只為環境帶來助力,同時也為綠能創造雙贏新趨勢。

桃園市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ROT案厭氧及沼氣發電系統。
桃園市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ROT案厭氧及沼氣發電系統。








更多新聞推薦

拜登政府第18度對台軍售 外交部:堅定履行對台安全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