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供應鏈叫苦 恐虧數十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3日宣布,即日起對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全面徵收25%關稅,僅對加拿大出口的能源產品適用10%稅率,並對中國商品再加徵10%關稅,總關稅達20%。此舉將對全球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其中汽車產業如臨大敵,有高層人員預測業界整體將損失數十億美元。
川普在記者會上強調,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關稅將於4日凌晨正式生效,並表示雙方「已經沒有協商餘地」,認為加、墨兩國未能有效打擊芬太尼走私與非法移民問題,導致美方採取更嚴厲的貿易措施。過去一個多月來,加拿大與墨西哥高層不斷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官員磋商,但未能阻止川普的最終決定。
根據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美國對上述3國加徵關稅的規模,相當於美國人一個世代以來最大幅度的增稅,普通家庭每年將因此額外支出約1200美元。對北美地區而言,汽車供應鏈恐首當其衝。若業者無法吸收額外關稅成本,汽車售價可能增3500~1萬2000美元。
業界也因此如臨大敵。加拿大汽車零件製造商協會會長沃普(Flavio Volpe)預測,關稅可能在一周內使北美汽車產業陷入癱瘓。福特汽車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警告稱,若美方長時間維持關稅政策,行業整體可能喪失多達數十億美元的利潤,並影響當地投資與就業。
《金融時報》指出,供應鏈高度國際化的通用汽車(GM)可能成為關稅新政的重度受害者之一。就其中一款平價車型為例,31%在墨西哥生產,20%在加拿大生產,即使在美國境內完成生產,也涉及墨西哥、加拿大、德國和日本等多國零件供應商。公司財務長賈可布森(Paul Jacobson)表示,公司自川普勝選後便準備應對關稅,已減少美國境外近3分之1庫存,避免庫存成本暴增。若關稅長期存在,公司須考慮耗費數十億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