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英文正名 驗光師上街抗議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聯會6日號召數百名驗光師走上街頭,要求將驗光師英文名稱改為Optometrist,並要求15歲以下兒少都能在眼科醫師指示下進行驗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驗光師改名牽涉到業務範圍擴張,因此衛福部必須與其他團體共同討論並擬定共識。
驗光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群宸表示,衛福部自108年起,對驗光師英譯名稱進行研商會議,卻沒有實質進展。公會主張驗光師英譯應修正為國際通用的Optometrist,但醫事司卻仍建議以不符合國際規範的Ophthalmic Optician(配鏡師)作英譯,造成台灣驗光師出國交流時受阻。
黃群宸表示,衛福部去年12月召開相關會議,所有醫事人員代表都支持使用Optometrist,要求衛福部1個月內落實正名與政策修正。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驗光師要求正確英譯名稱主要是國際交流、發聲,才能夠真正代表驗光師的身分,台灣地區驗光師接受的教育並沒有比其他國家低,呼籲衛福部給予驗光師更好、合理、平等的對待。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英譯的錯誤會影響台灣驗光師國際交流,與台灣驗光師學制與執業相似的澳洲、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地都稱為Optometrist,要求衛福部別再研商會議,直接正名。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當初驗光人員法109年修正通過,決定使用Optician作為英譯,也曾向眼科醫學會徵詢。世界各國醫師與其他職類分工各有不同,有些參考其他國家名稱分類,部分是各國工作種類而異,可能要因地制宜。
衛福部指出,驗光師團體爭取開放6歲以下兒童驗光權,則因當時立法已闡明是為保護兒少族群之視力健康,避免因特殊眼球疾病或神經疾病所致視力問題、假性近視或其他眼病變等,所以須由醫師先行診察、診斷並評估,以免延誤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