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急診爆滿真相:不是沒病床 是沒護理師
專題組/陳佳誼、李奇樺 採訪報導
每到有急性病症,或是嚴重外傷,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送急診。 急診原本定位在「治療中繼站」,但,台灣急診壅塞問題相當嚴重,患者為了等待病床三天、五天都是常態,如果延誤就醫,或在急診開放區域被感染該怎麼辦。
衛福部解釋:這是因為今年類流感、諾羅病毒肆虐,加上寒流來襲,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激增,等氣候回暖就會改善,但,問題真的如此單純嗎?
急診塞爆,但樓上仍有空病床,原來是因為護理人力不夠,所以關床。(圖/民視異言堂)
記者實際來到醫院樓的病房區,樓下急診塞滿人,樓上的病房卻是空著,原來醫院不是沒有病床,而是沒有足夠護理人力照顧病人,床位必須降載。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表示:今年春節期間不管北部、南部急診室都爆滿,因為全國性的護理師的不足,病房關閉很多,所以很多病人不得不就會在急診待床。
勞動條件不佳,讓很多護理人力出走。(圖/民視異言堂)
台灣護理人員勞動條件不佳,薪水和付出心力不成比例,離職已成為業界的常態。幾年前,小波(化名)就是因為健康因素離開護理界。她說:「每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什麼修電燈、修馬桶也好,什麼事情都要找你,我們會以不吃飯、不喝水的方式,讓自己可以準時下班。」
很多護理人員身上隨身帶著止痛藥,因為壓力大,血壓高或是頭痛是常有的事。(圖/民視異言堂)
台灣的護理人員,平均執業年資為6.5年,遠低於日本的15年和美國的20年。除了工作高壓,語言和肢體暴力也時有所聞!經常讓護理人員感嘆,不如歸去!
台灣護理人員在職涯較其他國家來得短。(圖/民視異言堂)
急診爆滿,除了是護理人力荒的警訊外,對民眾的就醫品質也有影響。更多內容請點選YouTube影片收看完整專題報導。
原文出處:異言堂(影)/急診爆滿真相:不是沒病床 是沒護理師 醫療體系亮紅燈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透視新聞/急診壅塞!醫師爆背後原因 衛福部急提3對策因應
全台急診大壅塞! 10醫師協會理事長發聯合聲明籲6大改善措施
急診壅塞!護理人力告急 護理公會提6對策:每人每月1萬元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