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每20人有1人患囤積症 科學量表助民眾評斷個人狀況
我們生存在一個物質過剩的年代,慾望總是大於擁有,擁有的更是大於需求。
文化大學心輔系副教授黃政昌指出,「大腦有一個叫做多巴胺酬償中樞,在我們買的過程中、在享受的過程中,多巴胺酬償中樞也會分泌一些多巴胺來獎勵你。我們強迫性購物,買的東西不是需要,是為買而買,是要享受過程中那種快感、那種擁有感。」
東吳大學社工系兼任教師余亭儀則表示,「東西很多的狀況,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工作的時間比較長、工作很繁忙,沒有時間去處理它,有些時候其實是家庭動力,一整理可能就吵架,那乾脆不要整理。」
其實物品反映了內在,囤積不光只是表面過多的數量,有可能是內心的執著或不安。
文化大學心輔系副教授黃政昌指出,「但是如果你囤積的東西,多到這些瓶瓶罐罐根本兩輩子都用不完,這些塑膠袋用兩輩子也用不完,過度擁擠,沒有辦法正常使用這些家居場所。而且家人也因為這樣跟你產生嚴重的衝突,那這樣就不是節省了,就是病態、生病了,這就是囤積症了。」
如何判斷到底是合理的惜物,還是病態的過度囤積呢?美國研究囤積症的權威製作了「雜物影像評估量表」。
文化大學心輔系副教授黃政昌指出,「一般人大概1到2之間、1.5左右,囤積症的人研究發現平均數是4。」
評估系統分為9級,4級以上便建議接受專業協助。
文化大學心輔系副教授黃政昌說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知行為療法,你越練習丟東西,越丟大腦會習慣性,大腦那個焦慮、後悔的感覺會越來越少。」
儲物行為與囤積症不能直接劃上等號,認知行為治療法要由專業人員循序漸進地協助。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研究:綠地比率越高 躁鬱症發生率較低
首記錄食蟹獴敲碎寄居蟹食用 研究登國際期刊
政大教授籲全年禁捕「抱卵母蟹」 漁民與環團持相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