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製造2025名亡實存 新質生產力延續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15日電)中國政府約10年前推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2018年後該計劃逐漸淡出中國官方敘事。不過據美國之音14日報導,該計畫實則「名亡實存」,改由「新質生產力」一詞替代,繼續推進計劃。
報導指出,北京把「中國製造2025」稱之為「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旨在推動中國經濟從低附加值的傳統製造業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產業轉型,被視為中國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經濟結構升級的重要工具。該計劃瞄準10大關鍵領域,包括資訊技術、機器人、航空航太、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等,並設定了關鍵績效指標。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曾指出,北京的最終目標是減少中國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並在全球市場推廣中國的高科技製造企業。
報導指出,某種程度上,正是「中國製造2025」引燃了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川普政府將「中國製造2025」作為其對中國實施「301條款」行動(包括加徵關稅)的重中之重,指控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政策干預市場正常運作、破壞公平競爭。
為減少國際壓力,中國官媒也避免在報導中提及「中國製造2025」。在2019年全國人大開幕式上,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並未提及「中國製造2025」,這是自該計劃首次提出以來,他首次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完全不提及該計劃。
不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2023年9月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被外界視為「中國製造2025」的延續與升級。相較於「中國製造2025」計劃,「新質生產力」更加注重顛覆性技術創新,例如量子計算、核融合、深海採礦和基因工程等「未來產業」成為重點,同時也更進一步推行「新型舉國體制」,通過更集中的資源調配和政策協調,支持基礎科學研究和企業技術研發。
報導也梳理「中國製造2025」的成果。在2015年以前,中國製造業主要以生產低成本、低附加價值產品為主,大部分晶片、作業系統與工業軟體都仰賴進口,而外部技術封鎖加劇中國對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的擔憂。
報導引用中國一份非官方文件「『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其中列出具體量化指標,例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目標為90%,移動通訊設備為80%,工業機器人為70%;晶片在全球市占率目標為56%,通用飛機為40%等等。
被川普任命為下一任美國國務卿的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今年9月也針對「中國製造2025」的完成情況發布報告,指出其在電動汽車、能源與電力生產、高鐵、造船等4領域達到「成功征服」;航空航太、生物技術、新材料、機器人與機床、半導體等5領域「部分實現目標」;而農業機械領域完全未達標。(編輯:謝怡璇)1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