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64億 興達海基收攤沒人負責

為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中鋼成立子公司興達海基,但近期傳出接不到單,大虧64億元宣布關門。國民黨立委柯志恩15日痛批,「64億元打水漂,實在令人痛心!誰負責?」當年政策拍板者早已離開。中鋼回應,為改善現有營運困境,評估務實轉型可能性。

柯志恩指出,2008年蔡政府祭出風電國產化的政策目標,要求中鋼成立子公司興達海基,加上國發基金投資、資本額34.21億元。未料,營運以來一直慘賠,6年虧64億元,且完全沒有風電的業務。

柯志恩直說,興達海基傳出農曆年後就要熄燈,最倒楣的是當年被迫投資的中鋼,去承接一個不熟悉且不可能成功的任務,如今血本無歸,卻沒有任何官員負責。

柯志恩痛斥,為了非核家園,燃氣發電火力全開,四接爭議未解,隨即通過七接,不只破壞環境生態,還對民眾健康造成威脅,甚至綠能弊案叢生、綠電蟑螂亂竄。

柯志恩認為,離岸風電不是賠光資金,就是進度落後,但「非核家園」帶給台灣的傷害似乎還未到盡頭,「當年政策拍板者早已走人,接棒的還執迷不悟,不知要把台灣的能源政策推向什麼坎坷險境?」

對此,中鋼坦言,興達海基在專案執行過程,因學習曲線不如預期,且遭遇疫情、缺工等問題,導致產製成本高漲,加上國內廠商投入相關設備而無法有效降低成本,造成嚴重虧損。

中鋼指出,隨著風機快速大型化演變,興達港水深不足,已無法做出大型風機所需之水下基礎,雖努力想繼續承接水下基礎訂單,但礙於無法提出具競爭力的價格,故難以繼續承接市場訂單。

中鋼強調,為協助興達海基改善現有營運困境,正與興達海基經營團隊及股東全面性檢視公司產品競爭力,評估務實轉型可能性,將在妥善運用專案技術人才、水下基礎相關產製技術,及國內大型鋼構所需之廠房設施的前提下規畫相關轉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