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完的美國天然氣

日前賴總統進行美國過境外交時,美國共和黨阿拉斯加州聯邦參議員蘇利文公開建議台灣,應考慮從阿拉斯加進口液態天然氣LNG),這將有助於解決台灣能源短缺的問題;他還認為,台灣從阿拉斯加州進口LNG會比從卡達或澳洲進口來得更安全,因為中國大陸不敢封鎖美國來的LNG船。

美國新當選的總統川普在上次執政時曾自稱是「美國的LNG推銷員」,在此次競選過程中也多次表示上任後將擴大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並解凍LNG新出口許可的審批。根據標普全球大宗商品統計,目前美國天然氣市場已出現供應過剩,看樣子,川普對台灣又多了一個收「保護費」的名目,而且賴政府應該是拒絕不了,因為蘇利文說,他的團隊很快就會與台灣討論有關阿拉斯加州天然氣合作的問題。

2018年6月,中油公司與美國Cheniere公司簽署「液化天然氣購售契約」的採購前約(HOA),每年向美國採購200萬噸LNG,共計25年,總採購金額約250億美元(約8100億台幣)。當時,蔡英文總統正展開「同慶之旅」,過境美國洛杉磯與休斯頓。有人問中油,簽這個大約是不是為交換蔡英文過境美國,中油說不是。

台灣的LNG有99%以上仰賴進口,進口量全球第6。因俄烏戰爭停止增購俄羅斯的LNG及增加美國長約,目前美國已取代俄國,成為台灣第3大的LNG進口國。由於民進黨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規畫在2025年氣電比例將大幅增加為50%,粗估需進口2500萬噸以上的天然氣,若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確定合作,新增氣源來自美國的比例不低。依中油的資料,美國售台LNG價格每萬噸較卡達貴3200萬台幣。

此外,台灣LNG將近90%來自長期合約,可以想像,未來採購阿拉斯加州的天然氣也一定會採長約。過往因國際LNG市場的買、賣家數量較少,因此LNG合約以長期合約為主,但近年來,LNG買家的選擇性大增,現貨及短期合約開始興起。

既然台灣是LNG大買家,應靈活操作合約,調整長約與及現貨的採購組合,以降低採購成本及供應風險。當然,如果跟台積電一樣,台灣對美採購LNG有很高的政治考量,而民進黨政府就是無法抗拒美國老大哥,那也沒輒。

美國能源智庫IEEFA在《全球LNG展望》分析指出,台灣因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進度不如預期,及台電財務困難,「將可能會限制LNG進口的快速增長」。目前台電有永安和台中兩個LNG接收站,供應能力為每年1650萬公噸,接收站設備負載率超過120%,遠超過日本的40%及韓國的30%;若未來再大量增加LNG進口,且拉長安全存量天數,接收站使用率將再暴增,風險也會升高。

台電增加購買天然氣加劇財務虧損,再加上接收站遠遠不夠,民進黨政府就急著大幅提高氣電比,然後簽長約、大單,有這種把能源政策當兒戲,把天然氣採購當伴手禮的執政者,台灣真是何其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