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恐讓未來3.3萬人無藥可醫?原因是「它」!該如何應對,醫師公開這關鍵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疫情預計12月中下旬進入流行期,農曆春節期間達高峰,不可不慎。民眾若符合公費流感、新冠疫苗接種資格者建議盡快接種,但打疫苗前後應要注意哪些事,才能將副作用最小化,保護力最大化?就由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戴君芙醫師為您解析。
接種疫苗前後注意事項
許多人擔心因身體不適而猶豫是否接種流感疫苗,但疫苗通常僅引發輕微副作用,例如局部紅腫、疼痛或短暫疲倦,發燒則較少見且多在兩三天內緩解。除非有發燒或重病,輕微不適仍適合接種,因疫苗需約兩週產生保護力,特別在流感高峰期應儘早施打。
接種疫苗前:應確保前一天有充足的睡眠,避免發燒、重感冒或其他重大不適的情況。若心中有所顧慮,也可以延後接種。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基本上可以安全接種。
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或疲倦等發炎反應,這是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正常現象。若不適,可以冰敷或服用止痛藥,並多喝水、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特殊狀況者能接種疫苗嗎?
疫苗接種的基本原則為無發燒、無重大疾病及非疫苗過敏者皆可施打,孕婦則屬於高危險族群,更應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針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例如乳癌患者正在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時,是否能施打疫苗?這類患者的免疫系統較弱,需要疫苗保護,但在化療或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期間,通常不建議施打疫苗,因為效果可能受限,且可能增加風險。建議在療程結束後,待血球和身體狀況恢復至穩定狀態時,儘快接種流感等疫苗,以確保適當的保護效果。若有疑慮也可和您的醫師討論,醫師會根據個人健康狀況提供最佳時機建議。
另,針對特定健康情況,如曾發生靜脈血栓並正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施打流感疫苗通常是安全的,因為目前的疫苗不會增加血栓風險。即使對蛋白質過敏,只要不是對疫苗成分引發嚴重過敏,仍可接種。此外,若剛接種新冠疫苗或考慮同時施打多種疫苗,如流感、肺炎鏈球菌與新冠疫苗,這些疫苗可同時施打且彼此無衝突,但也可以分次進行,視個人舒適度調整。
除了流感 秋冬常見的2大疾病
秋冬交替之際,除了流感盛行,「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和「黴漿菌感染」,在台灣也看得見蹤影。這兩種疾病的防控不僅考驗醫療體系,也顯示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疫苗的重要性。
黴漿菌是一種多變的細菌感染,症狀輕重不一,從無症狀感染到嚴重肺炎皆有可能。許多病患可能看似健康,有些患者仍能行動自如,也被形容為「行走的肺炎」,這使得預防傳染變得困難。此外,由於抗藥性問題,傳統治療如紅黴素已多無效,目前使用新型四環素類藥物仍能提供有限療效。
RSV主要影響小兒及老年人,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如細支氣管炎或病毒性肺炎。與黴漿菌不同的是,RSV目前缺乏特效抗病毒藥物,因此疫苗開發成為重點。RSV疫苗已在歐美上市,台灣預計年底引進,但小兒用疫苗仍以單株抗體為主。預防RSV除個人保護外,也需透過群體免疫減少傳播風險,尤其針對高危險族群如小兒和老年人。
抗生素別亂吃!小心成為細菌培養皿…
如流感、新冠等病毒接種疫苗很重要,面對某些細菌感染的疾病,使用用藥、抗生素也是關鍵之一。
抗生素的正確使用是避免細菌抗藥性增加的重要關鍵。對於細菌感染,應遵循完整療程,確保細菌被徹底消滅。隨意停藥或只服用幾次不僅無法根治感染,還可能促使「抗藥性細菌」生成。此外,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意購買或服用他人的藥物,也是不濫用抗生素的原則。抗生素的療程長短因感染部位不同而異,遵循醫囑是安全治療的最佳方式。
超級細菌來了?台灣未來3.3萬人無藥可醫?
抗生素的過度使用、使用不正確,可能造成「超級細菌」的生成。超級細菌是抗生素抗藥性超級細菌,指的是是指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其出現與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密切相關。
當細菌暴露於抗生素時,具抗藥性基因的個體存活下來,進一步繁殖,形成更強大的抗藥性菌株。可能使感染超級細菌的患者,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台灣抗藥性細菌問題比10多年前嚴重許多,已讓患者死於可治之症,官方根據公衛模型推算,若不採取行動,至2025年全台將有3.3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
因此,衛福部明年啟動「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計畫希望達成5年內抗生素用量減5%、超級細菌CRAB感染下降10%等7項目標。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更多良醫文章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麻疹傳染力極強!會有什麼症狀?疫苗哪裡打?麻疹5大QA一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