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藥逐漸退出中國市場 民眾用藥選擇減少
(中央社台北14日電)中國去年底公布國家藥品集中採購結果,因低價競爭激烈,沒有任何一間原廠藥企中標。中國媒體報導,原廠藥(大多為進口藥)退出公立醫院已成定局,堅持使用原廠藥的民眾可能面臨「一藥難求」困境。
2024年12月30日,中國正式公布第10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結果。中國公布的這一結果,象徵著公立醫院會以較大採購量與藥商進行價格談判,若得標能在中國市場達到一定的市占率。
但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在這次集中採購中,原廠藥(由最初研發的生產商製造出的藥品,中國大陸稱原研藥,大多為進口藥)無一中選,原廠藥逐漸退出公立醫院已成定局,使得不少堅持使用原廠藥的中國民眾面臨「一藥難求」困境。
女兒患有呼吸道融合病毒的一名家長表示,認為原廠藥肯定比學名藥(專利到期後由其他公司生產的藥物)更好,因此堅持讓孩子服用原研藥,但常遇到醫院無法開藥,他只好去藥店找同款藥,或驅車遠赴公立醫院的國際部尋找原廠藥。
這名家長在孩子住院治療期間,發現公立醫院選擇用仿製藥,使用原廠藥需簽屬免責聲明,程序複雜。家長表示,以前在公立醫院就診,醫生會詢問使用進口藥還是國產藥,每個人可以根據經濟能力做選擇,但目前得赴民營醫院看診,才可能有機會取得原廠藥。
身為醫學院教授的徐小姐罹患乳腺癌,原想在化療期間使用副作用較少的原廠藥,但注射針劑管控嚴格,電商平台不能販售,她最終住進民營醫院進行癌症治療,同時得負擔高額的住院費用。
報導指出,這意味著該名病患不僅要承擔藥價差異,還得負擔遠高於藥價的隱形治療成本。
報導提到,在過去9次的集中採購當中,共有32款原廠藥得標,但此次參與集中採購的藥廠降價幅度大,超過50多個產品降幅超過90%,使得原廠藥失去生存空間。
中國各地也出現以價格過高為由,將原廠藥踢出市場的情況。2024年4月,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採購中心公布110款未中選不符合掛網條件的藥品,其中有29款原廠藥,因為價格高於「上海紅線價」遭撤。
「進口藥退出公立醫院」一事,在今天早上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表示,服用進口藥得去私立或民營醫院,若沒有商業保險難以負擔;也有網友認為,公立醫院應該提供自費選項供民眾自由選擇。(編輯:謝怡璇/張淑伶)1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