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嚴重氣喘 6旬婦肺動脈血栓

員榮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說明肺部栓塞的手術方式。(員榮醫院提供)
員榮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說明肺部栓塞的手術方式。(員榮醫院提供)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一名63歲婦人運動後會嚴重氣喘,情況持續約10天,因症狀加劇送急診,經電腦斷層顯示其肺動脈有明顯血栓,從主幹延伸至左右兩側肺動脈,隨時可能休克,醫師進行氣球擴張及導管溶栓術,住院4天出院。

員榮醫院員生院區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說,電腦斷層可看到有1條比較明顯的血栓卡在肺動脈,從主幹到左右肺動脈。血栓阻塞肺動脈會影響氣體交換,導致氧氣濃度下降,若血栓持續累積,可能導致血流無法通過肺動脈,引發休克,屬於危急個案。

賴金湖表示,患者在治療前測得肺動脈壓力高達約60mmHg,遠高於正常值(約25-35 mmHg),導致呼吸困難及胸悶症狀。治療約2、3天後肺動脈壓力從60mmHg降至約35-38mmHg,接近正常值。

賴金湖表示,肺部血栓是血塊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引起的嚴重疾病,肺部血栓通常來自深層靜脈血栓特別是腿部或骨盆靜脈的血塊脫落後,隨血流進入肺部。常見的誘因包括長時間不活動(靜脈淤滯)、久坐(如長途飛行或長時間臥床)、口服避孕藥或荷爾蒙療法。

賴金湖說,患者會因血液無法順利進入肺部,導致呼吸急促、胸痛、甚至休克;心臟負擔增加(右心衰竭)因肺動脈壓力升高,右心室需要更大力量將血液打入肺部,可能導致急性右心衰竭。若大血栓突然阻塞主要肺動脈,可迅速導致心臟驟停,數分鐘內致命。部分患者即使存活,肺動脈仍可能持續阻塞,導致慢性肺高壓與呼吸困難。

賴金湖指出,預防之道有保持適當活動(如長途旅行時定期活動雙腿);避免久坐,適時抬腿、穿著彈性襪;術後或高風險患者可使用抗凝血藥物;控制體重、戒菸,降低血管病變風險。如出現突發性呼吸困難、胸痛、心悸、咳血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他提醒,肺栓塞可能與喝水太少導致血液過於濃稠、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或本身有深部靜脈栓塞病史有關,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