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瀚模盼翻轉大腸癌高發生率
「人光是檢查不會變健康,生活型態改變才是關鍵」!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是亞洲大腸鏡檢查第一人,2007年率先自日本引進窄頻影像技術,讓檢查準確提高到9成以上,如今擔任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他盼翻轉「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三名」的現象,除了維持看診,更投入教育讓年輕醫學生了解,改變生活習慣就能避免生病、且還要花大錢治療的舊思維。
邱瀚模是台灣最早引進日本窄頻影像技術,讓國內大腸鏡檢查的準確率從7成提高到9成,該技術研究成果在國際被引用超過358次。20年來,每年平均執行1000至1500人次的大腸鏡篩檢,不僅能在檢查時準確切去息肉,更因熟練與耐心降低檢查過程不適,許多病患找他時,甚至指名做「不麻醉」的大腸鏡,學術和臨床研究都是權威。
2015年開始,邱瀚模就擔任國家大型大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但讓他深感「解決問題還不夠快」,他指出,大腸癌是少數靠篩檢就能減少發生率的癌症,然而國家花在治療大腸癌每年150~160億元,篩檢經費卻僅2億元,比例這樣懸殊,要如何達到賴總統所稱健康台灣癌症減少三分之一?「國家一直說預防重於治療,不該只是口號」。
邱瀚模說,近年他受邀到許多偏鄉演講,他也回到台大校園為年輕的醫學生上「大腸癌」篩檢的課程,拉高民眾、醫師的「健康視能」,他強調,醫生的角色不是只能在診間開藥,應要有更強大的力量改變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常有民眾來看診時告訴他,謝謝他救了自己一命,因為聽完演講去做篩檢,及時發現大腸癌,躲過浩劫,讓他堅信持續宣導讓篩檢擴大的腳步不能停下來。
邱瀚模直言,祖父有直腸癌,母親有高血脂症,讓他在為病患健檢時,特別會留意這兩個疾病,如今他更在意「如何不要得到大腸癌」,台大健康管理中心也將逐步轉型,除了篩檢,也要教導民眾,如何透過智慧監測,讓生活型態更健康,癌症不要來。
至於養身之道,邱瀚模說,自己沒有吃益生菌,因「鋪好益生菌的床」更重要,他分享,自己每天都會吃新鮮的蔬菜、水果,發酵食物如優格、泡菜、納豆,則可養好腸道,「更重要的是生活習慣」,每周至少兩次慢跑,工作再忙,仍維持一天只吃兩餐,精緻澱粉不吃,睡前3至4小時絕不進食,每天睡滿6.5小時,即使出國開會也要帶著慢跑鞋,至今維持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