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中共海軍紐澳外海演習 宣示武力威懾範圍將不只南海

最近中共海軍一次遠洋行動吸引了全球目,由055型遵義艦帶領的艦艇編隊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之間的公海上進行實彈演習。這是中共海軍建軍以來最遠的一次遠洋戰鬥演練。此與不只震驚了紐澳等國,也讓與它們有防務合作條約的西方國家大出意料之外。中共此舉說明未來仍將持續敲打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係,並宣示其武力威懾範圍將不只限於台灣海峽、東海與南海。

這次共軍出的南太平洋任務編隊由055驅逐艦遵義艦領銜,054A型護衛艦衡陽艦與903型微山湖綜合補給艦組成艦艇編隊,於2月20日與24日在澳大利亞雪棃以東的塔斯曼海(Tasman Sea)進行2次實彈演習。而且不只是實彈演習本身,以及外交上處理的方式,都充滿了威懾與警告的戰狼意味,絲毫不給對紐澳外交保留餘地。雖說中共宣稱此舉合乎國際法,但也僅僅是「合乎國際法」而已,可說完全不顧及雙方的友好外交關係。

從事後外交界傳出的訊息顯示,在演習之前至少2週,中共已告知澳大利亞的鄰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沒有通知紐澳兩國。澳大利亞政府大約在演習10天前透過其情報系統得知解放軍的行動,但是一直到演習開始後40分鐘,一架在附近飛行的維珍航空商業航班才從軍艦上收到廣播訊息,要求只避開演習區域,澳大利亞官方才從維珍航空班機發出的消息得知共軍的實彈演習已經開始。

依照國際慣例,要在公海上進行實彈演習,必須提前48小時發出通知。但是紐澳兩國都是從外國商業航班獲得訊息,這對於該區域航管國家來說頗為難堪。過去中共海軍艦艇也曾航經該處海域,但都是執行反海盜巡邏後返程時經過,而這一次則是直接從東南沿海直接航行至目的海域,明顯地有演練遠程武力直接投射的意味。而維持3天的實彈演習,導致塔斯曼海域所有航班都必須改道。

西方分析人士指出,中共海軍的實彈演習是針對澳大利亞或紐西蘭在南海或台灣海峽定期的航行自由行動的回應,目的是明確發出中國意圖掌控太平洋的訊息,並且迫使親西方的澳洲和紐西蘭接受中共所設定的「新常態」。當然,此舉目的是挑戰現有太平洋的戰略體制,《環球時報》則對相關國家喊話稱,澳大利亞對於這些改變「不必反應過度」,未來紐澳等國要習慣於解放軍在該區域的「經常性存在」。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以塔斯曼海北部海域為防禦重點,南部則多由海軍較弱的紐西蘭及法國海軍執行定期巡邏。而這次解放軍遵義艦編隊則繞道南部海域,是40年來中共海軍艦艇航行最南端的一次。在此之前的1984年底,中共派了向陽紅10號科學考察船和J121號遠洋打撈救生船前往喬治國王島,並於1985年初在當地建立了中共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基地,其中向陽紅號還因缺乏破冰設備而被迫提早離開。相較於現在,中國已擁有非常完整並能自給自足的藍海 運作能力,與當年相較已有長足的進步。

這次實彈演習結束後,中共海軍艦隊在塔斯曼海停留數日,在紐西蘭專屬經濟區與澳洲專屬經濟區內航行,並轉向南方的塔斯馬尼亞島,沿著澳洲的西翼進入印度洋再返回中國。

擁有 234艘艦艇的中共海軍顯然有能力抗衡美國在太平洋的海上優勢,目前美國海軍有219艘,紐澳的海軍艦隊合起來也只有12艘艦艇。除了艦艇數量優勢,中國也在瓦努阿圖和所羅門群島建立了雙重用途的港口和機場設施,在吉里巴斯和庫克群島還有更多的基礎建設計劃正在推進。

在2013年到2019年間,中共曾數次派遣軍艦訪問紐澳,並參加多國海軍聯合演習。但此後亞太戰略形勢改變,雙方關係陷入僵局。這次中共艦艇在塔斯曼海演習,令人意外的是美方從頭至尾保持沉默,美國與澳大利亞之間還有共同防禦條約,解放軍實彈演習在24日結束後,美軍核潛艇明尼蘇達號25日已出現在澳大利亞港口,顯然也不是澳大利亞官方所稱的定期訪問。

隨著中共開拓了到南太平洋的巡航路線,未來在南太平洋的存在感會更加強烈,其戰略目標將不只限於台灣海峽、東海與南海,整個太平洋將會成為中美戰略對峙的場域,美蘇冷戰時期在大西洋與北極海的美蘇對峙,一場在更廣闊的太平洋海域上重現的美中兩強戰略對抗已悄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