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綠反挫」潮流持續 衝擊歐盟淨零減碳政策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3日專電)英國金融時報將「綠反挫」(greenlash)一詞列為概括2024年的關鍵字之一。進入2025年後,歐美的「綠反挫」趨勢不減,尤其設定減碳高標的歐盟淨零相關政策更會面臨退縮壓力。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欄記者克拉克(Pilita Clark)在2日的評論中提出這個年度字。她細數歐洲聯盟(EU)2022年再生能源大擴張,以及美歐在過去幾年氣候及環境政策立法的進展,但2024年「綠色(轉型)的步伐開始蹣跚」。
克拉克歸咎於民粹主義的興起勢不可擋,使得德國縮水熱泵法規、歐盟放棄將殺蟲劑用量減半的計畫,並導致綠黨在去年6月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大挫敗。
她認為,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上台後預期將翻轉氣候政策,而歐洲的民粹勢力沒有消減跡象,過去喊出的環境政策目標恐將退縮。
「綠反挫」的說法約自2023年在歐洲流行起來,當時以反對歐盟限制氮氣排放為訴求的荷蘭農民黨(BBB)在地方選舉大勝,部分歐盟國家要求暫緩推出新氣候政策,到2024年歐洲議會和數個歐洲國家大選前,多國農民數次上街激烈示威,終於促使歐盟「綠色新政」(Green Deal)的部分內容喊停或延後。
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高級研究員柯爾納戈(Elisabetta Cornago)去年6月的一篇文章分析哪些政策會引起「綠反挫」,包括影響民眾生活成本、禁止高碳排產品而限制消費者選擇,以及直接衝擊特定利益團體如農民的政策。
德國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去年一份民調便顯示,雖然多數歐洲人都支持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但當問題變成要在低價能源和減排溫室氣體之間作選擇時,多數人都要降低生活成本,不想為綠能轉型付代價。
去年12月初上任的新一屆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便已面臨一波波要求氣候政策退縮的壓力。
例如今年元旦起歐盟降低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規上路,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去年12月出席歐盟高峰會前的媒體堵訪時,就喊話要求執委會執行新規時對車廠的罰款不要太緊迫逼人,要考量歐洲車廠的困境。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也呼應取消開罰未達新規標準的車廠。此外,德、義正帶頭主張修改歐盟設定2035年起禁售內燃機引擎新車的政策。捷克和波蘭則希望延後啟用新版歐洲碳排交易系統(ETS 2),好讓民眾有更多時間轉向建築物和交通等生活面的綠能替代方案。
可以預期,未來對重要產業和民生衝擊較大的歐盟環境政策將更難過關,影響層面較不直接的才較可期待。例如去年12月歐盟部長會議就同意支持執委會提案的限制塑膠微粒排放法規,今年上半將展開與歐洲議會的三方協商以促成立法。(編輯:田瑞華)1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