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男頻繁社交飲酒「腳痛到沒辦法走」 竟罹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一名29歲的陳先生平時社交飲酒頻繁,因右腳劇痛無法行走,就醫經診斷罹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需接受手術治療。要避免此類疾病,建議儘早調整生活習慣,控制酒精攝取量、戒菸、減重並適量補充鈣質。

<strong>陳俞旭說明,過量飲酒是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示意圖/Pixabay)</strong>
陳俞旭說明,過量飲酒是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示意圖/Pixabay)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骨科醫師陳俞旭表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vascular Necrosis, AVN)是由於骨組織血液供應不足,導致細胞死亡與骨組織壞死的疾病。這個疾病初期的症狀通常是關節部位輕微疼痛,患者容易忽視;待病程進展,股骨頭嚴重損壞時,才會感到劇痛和行走困難。

陳俞旭指出,股骨頭位於髖關節內,負責支撐人體上半身重量,因供應該部位的血管數量較少,一旦血流受阻,就會導致股骨頭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成因多樣,長期或過量飲酒、長期使用類固醇、髖關節創傷、血液疾病、代謝性疾病甚至生活習慣等都會增加風險。

<strong>長期飲酒會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微血管阻塞的風險增高。(示意圖/Pixabay)</strong>
長期飲酒會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微血管阻塞的風險增高。(示意圖/Pixabay)

陳俞旭說明,過量飲酒是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飲酒會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微血管阻塞的風險增高,且酒精代謝產物對骨細胞具有毒性,進一步削弱骨組織的修復能力,使骨骼逐漸壞死。此外,酒精會引發脂肪栓塞,導致微血管堵塞,影響股骨頭的血液供應。長期處於這種情況下,骨組織的壞死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風險因素還包括長期或高劑量服用類固醇。許多慢性病患者需靠類固醇控制病情,但類固醇會改變脂肪代謝,容易在血管內形成脂肪栓塞,加上類固醇會抑制成骨細胞,削弱骨組織的修復機制。再者,髖關節脫臼或骨折等創傷,血液疾病如鐮刀型紅血球貧血、慢性病如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等,皆可能導致血液供應受限,增加股骨頭壞死的風險。

<strong>許多慢性病患者需靠類固醇控制病情,但類固醇會改變脂肪代謝,容易在血管內形成脂肪栓塞。(示意圖/Pixabay)</strong>
許多慢性病患者需靠類固醇控制病情,但類固醇會改變脂肪代謝,容易在血管內形成脂肪栓塞。(示意圖/Pixabay)

陳俞旭解釋,當患者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前來就診時,治療方法需依病程及年齡調整。早期患者可選擇保守療法,如藥物減緩疼痛、物理治療維持關節活動度及高壓氧治療以促進血管新生。然而,當病情惡化到無法藥物緩解疼痛,甚至影響行動力時,就可能需接受手術。

對於病程較早的患者,醫師會建議進行「中心減壓術」,透過手術減輕骨內壓力並促進血液循環;若病情中期則可進行「骨移植術」,利用健康骨骼支撐受損股骨頭的結構並提升血流供應。對於晚期患者,尤其當骨壞死嚴重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則需考慮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將受損骨骼替換成人工關節,恢復正常行動能力。

<strong>對於晚期患者,尤其當骨壞死嚴重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則需考慮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示意圖/資料庫)</strong>
對於晚期患者,尤其當骨壞死嚴重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則需考慮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示意圖/資料庫)

在治療的同時,預防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也應成為日常健康管理的一部分!桃園醫院護理師廖翔宇提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是預防此病的關鍵。首先,應避免過度飲酒,男性每日酒精攝取量不應超過10克,約等於一杯紅酒。吸菸者也應考慮戒菸,因為尼古丁會收縮血管,影響血流供應,增加缺血壞死的風險。飲食方面,需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以保持骨骼健康。此外,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避免自行長期服用以降低風險。

廖翔宇進一步指出,若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家族病史,或已經出現髖部疼痛及跛行,應盡早就醫,以期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防止病情惡化。

《中天關心您|喝酒不開車!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多有害健康》

延伸閱讀
「寶寶著涼」害一家3口全感冒?醫搖頭:別再污衊他們
英國拒「波波牙醫」實習...台衛福部仍開放 蘇一峰質疑:台灣人命不值錢?
農藥標準放寬會對人體增加危害?毒物專家:不需要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