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上班族被霸凌,不敢上班、足不出戶;從暫停到啟動,幫助繭居族重拾新生活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
文/畢翠絲
一名三十歲的女性,待過大企業,期望自己的專長能繼續成長、突破,轉職到更大的公司,卻在新公司遭受主管摧毀式的言語霸凌,忍耐了一年,累積巨大的挫折,讓她變得害怕人群,也失去做事動力,成為足不出戶的繭居族;她待在自己房間,不願面對父母關切的眼神,即使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選擇畫伏夜出,和父母的作息巧妙錯開。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暨開業心理師羅惠群表示,「繭居族」這一用語來自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出現,指的是不出門、不參與社會活動、不工作、不就學,甚至與外界斷聯的人群。現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許多青少年和年輕人選擇以繭居族的生活方式來逃避壓力,這個源自日本的社會現象,已逐漸在亞洲蔓延,台灣也不例外。最近日韓各國報導顯示,繭居人數正顯著增加。
繭居族跟其他心理疾病的區別
羅惠群說明,經過十多年的觀察,先對一些狀況進行區分。舉例來說,思覺失調症患者不願出門,可能是由於精神症狀的干擾,重度憂鬱症或躁鬱症也是如此,在定義繭居族時,首先會排除他們是否患有這些精神疾病。
如果一個人已被診斷患有思覺失調症,不會稱他為繭居族,因為他的不出門是受疾病的影響或干擾所致。反過來說,有些人因為長期處於繭居狀態,長期缺乏社交、一直待在家裡,特別是在長期與人隔絕之後,大腦功能可能遭到某些損傷,這些情況可能導致精神問題,進而罹患某些精神疾病。
要區分這些情況,主要著眼於這項行為對個人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可從兩個層面來探討,首先是生活,例如他的三餐、睡眠、作息、個人衛生習慣以及休閒娛樂等;其次是社會主流定義的角色任務,例如,作為學生,應該上學;作為上班族,應該工作,這些角色任務是社會對每個人基本的期待,也是評估的指標之一。
繭居族的出現與當前社會的「成功」標準過於單一有關。許多年輕人認為,即使努力工作或求學,最終也無法達成社會所定義的成功,這種無力感使得他們選擇躲避競爭與壓力。尤其在房價高漲、職場環境不友善的情況下,即便努力工作,也無法改善生活,乾脆選擇不玩了。
繭居族在最初都是有跡可循的
當一個人與社會脫離的時間越久,內心的孤立感就會越來越強,越加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孤立不僅讓自尊與自信逐漸消失,還使得面對外界變得更加恐懼,更加抗拒與他人接觸,每當想到要出門與人互動時,內心的壓力就倍增,外出對他們來說宛如一場惡夢。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時,往往因為顧慮面子或害怕外界的評價,而選擇忍耐,心中懷抱著自我懷疑和掙扎,他們可能會花上好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最終才決定尋求專業幫助。
多數繭居族的情況在早期是有跡可循的,只要及早察覺並介入干預,當事人得到有效幫助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但若任由問題拖延,當事人與外界的斷裂會越來越深,改變和恢復的難度也隨之增加。早期的干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時間拖得越長,內心的防線就築得越堅固,讓治療變得愈加困難。
文章一開頭的30歲女性上班族,在足不出戶的前半年,一位好友不斷關心與開導,終於願意到專業機構求助;在心理師的引導下,談到對於自己的現況失望、挫折、罪惡,但卻無能為力的心情,經過持續的心理治療,慢慢找回生活的掌控感,現在已經回到職場工作,也不需再迴避父母的眼神。
過度保護,加深依賴與退縮
羅惠群指出,家庭過度保護,反而會加深繭居族的依賴與退縮。某些家庭中,父母對孩子過度關心,提供過於豐富的物質資源,讓孩子沒有任何外部壓力便能維持生活。這種環境使孩子缺乏應對挫折與挑戰的機會,無法培養自立能力,當面臨學業或工作的壓力時,容易選擇逃避,變成繭居族。
羅惠群舉診間的一名患者為例,25歲的男性,大學期間找不到學習動機與人生方向,幾度休學,還在此期間染上酒癮;由於家裡經濟非常優渥,家人覺得維持現狀也不是壞事,男大生作息日夜顛倒,斷斷續續就診。希望能設計跟開創遊戲設計,鼓勵他報3D繪圖課,由於課程有一定的難度,遊戲設計也需要團隊合作,患者跟不上進度,乾脆放棄。除了個人層面,繭居族的出現對家庭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專家指出,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往往會感到無力和挫折,甚至為子女的繭居行為感到羞愧。這使得家庭關係變得緊張,部分父母試圖花費大量精力和資源,希望讓繭居的子女重返社會。
繭居族的早期信號
及早識別可能有繭居傾向的人,並提供及時的干預措施。繭居族的早期徵兆通常是逐漸減少與外界的互動。學生可能開始拒學、不參加社交活動,或不參與家庭聚會;上班族可能頻繁請假,或是辭去工作,長時間待在家裡。如果一個人明顯減少與朋友、同學或同事的聯繫,並表現出對外界活動興趣缺缺,可能是繭居族的早期信號。
當家庭或學校發現有成員出現上述徵兆時,應及時採取干預措施。首先、情感上的支持,家人可以透過對話了解當事人的感受,使他們感受到被接納與支持,避免責罵或強制要求改變,透過情感支持、創造容許失敗的空間,逐步引導繭居族重返社會。
其次是及早尋求專業協助,諮商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能幫助當事人分析情感狀態,解開內心的壓力來源,找到問題的根源,並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如認知行為治療或心理諮商,逐步引導融入社會生活;有時也透過家庭治療的介入,幫助家庭成員理解如何與繭居族相處,提供適當的支持,減少家庭內部的矛盾與壓力。
這樣做讓繭居族重拾新生活
如何幫助繭居族逐步恢復與外界的聯繫,羅惠群說明,先排除精神疾病與干擾,鼓勵他們發現新的興趣或重拾舊有嗜好,讓他們有想要調整的意願,幫助找到生活的目標;為心理需求搭橋鋪路,協助重新啟動動力開關,並逐步建立與外界的溝通橋樑,後續便產生連動反應。
羅惠群以診間患者為例,一名高中生拒學,談話過程發現他喜歡日本流行文化,渴望學日文,透過諮商師的介入,讓父母同意孩子學日文,並非一味要求他只能專注課業;透過學日文這個新技能,讓這名高中慢慢重拾自信,也不再那麼抗拒與外界互動。家庭和社會可提供更多的支持與彈性,允許失敗並減少對「成功」的過度期望,讓社會環境更加多元與包容。
繭居族現象透露一個重大的訊息,當前社會的高壓競爭已對部分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如何重新定義「成功」,並創造更多的生存空間,將是未來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