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雖然便利,但也伴隨潛在風險,尤其是食物中毒事件時有所聞。當不幸遇上食物中毒時,該怎麼應對,並保障自身權益? 餐廳食物中毒事件頻傳,輕則造成短期身體不適,嚴重則可能造成器官受損,甚至失去生命,因此用餐後,若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或發燒等食物中毒症狀,應立即就醫。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祕書長陳雅萍強調,當懷疑可能食物中毒時,不要拖延,應立即保存證據並就醫,這是最重要的處理步驟,民眾一旦懷疑自身食物中毒,需保存相關檢體及文件,以作為日後求償的重要證據。 食物中毒第1步:保存證據與盡速就醫 發生食物中毒後,保存證據是求償的關鍵。陳雅萍指出,民眾應留意以下3點: • 保留消費證據:包括用餐收據、購買憑證及訂單紀錄,以證明消費行為。 • 保存檢體:如嘔吐物、排泄物或懷疑引發中毒的食物,應第一時間冷藏保存,避免因室溫變質,導致檢驗結果失準。 • 取得就醫證明:就醫時需向醫師說明可能的中毒來源,確保病歷紀錄完整,並妥善保留診斷證明與檢查報告。 此外,醫療院所若發現疑似食物中毒病例,通常會在24小時內通報衛生單位展開調查,以防止更多人受害。 消保官、消保團體可協助調解,20人以上受害可考慮團體訴訟
為保障年節應景商品安全與衛生,新竹市衛生局全面啟動春節複合式專案稽查,此次稽查範圍涵蓋春節應景食品製造業者、年菜餐廳、年貨大街及相關食品販售業者,共稽查18家食品業者,查核68件食品標示,並抽驗市售年節食品80件。檢查結果顯示,6件食品標示不符合規定,另有1件「茼蒿」檢出農藥殘留,其餘均符合相關標準。衛生局表示,此次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查核計18家,其中12家合格、6家限期改善複查後合格,食品標示共查核68件,其中查獲鳳梨酥及酥餅類2項營養標示不符合規定,已依法處辦中。衛生局表示,另有關「菲律賓香腸—叉燒味」、「甜蒜香腸」、「菲律賓醃豬肉」、「甜培根」計5項產品,食品標示不符合規定,已移案至產品製造商所轄衛生局處辦,抽驗市售年節應景食品包括年糕、蘿蔔糕、香腸、臘肉、筍干等共計80件,依產品屬性檢驗防腐劑、漂白劑、食品中微生物、動物用藥等項目,檢驗結果1件「茼蒿」檢出農藥殘留—因滅汀(Emamectin benzoate)1.01 ppm(容許量:0.05 ppm),已命業者下架該項產品並移請來源所轄衛生局依法辦理。更多新聞推薦 ● 若業務費被大幅刪減 NCC:影響民眾通訊傳
因應新春佳節到來,新北市衛生局針對轄內餐飲業、賣場超市及傳統市場攤商等抽驗市售春節應景食品,並抽驗網路購物平臺販售的知名冷凍年菜,共抽驗197件產品,其中1件冷凍年菜佛跳牆檢出腸桿菌科超標不合格,衛生
減肥其實很簡單!吃對食物加睡飽就好,偏偏這2樣正常的生活習慣,現代人常常做不到。研究指出,每天睡不滿7小時的人,比起睡眠時間超過9個小時的人,更容易肥胖;早餐有吃蛋的人不僅可以抑制亂吃食慾,也能減少中午進食的食量,長期下來就能依靠飲食習慣調整,無痛達到減重效果。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隨著春節腳步臨近,許多人希望以最佳狀態迎接親友團聚,而象徵福氣與好運的飽滿臉龐,膠原蛋白補充是關鍵。膠原蛋白為皮膚組織中的主要結構蛋白,是年輕豐盈的關鍵。然而人體18歲之後便會開始流失膠原蛋白,25歲膠原蛋白製造能力下降,每年以1%的速度加速流失。醫美診所殷紹閔醫師建議,趁早保養才不會有斷崖式老化出現,平時可以天然食材與口服膠原蛋白作為日常保健,借助醫美也是直接、有效的方法。 而針對許多人擔心「食補也補到體重」的疑慮,營養師簡御如說明,膠原蛋白食物本身並非一定是高熱量、高脂肪,取決於食物的來源和烹調方式。 膠原蛋白20多種 該補充哪一種? 目前的研究膠原蛋白種類分為20多種,明確且廣為人知的是第一到第三型的膠原蛋白。殷紹閔醫師解釋,第一型的膠原蛋白數量最多,分布在皮膚、肌腱和骨頭;第二型的膠原蛋白,分布在軟骨,主要和關節的活動有關;第三型的膠原蛋白和第一型膠原蛋白通常會並存,能維持血管,皮膚的彈性。而影響皮膚澎潤Q彈的主要是第一型、第三型膠原蛋白以及彈力蛋白。這三種蛋白的存在便是提供肌膚柔潤、飽滿、彈力、緊緻的關鍵。 ▲殷紹閔醫師提到,想要擁有象徵福氣與好
美國職棒名人堂票選結果將在後天揭曉,大聯盟官網記者費恩森(Mark Feinsand) 發文表示,鈴木一朗將以壓倒性的支持率進入名人堂,能否入選甚至不是問題,能否繼洋基隊前「終結者」李維拉((M...
英文諺語常說「No pain no gain」,意指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付出和努力,否則就不會有收穫,然而在健身當中不少人每天辛苦訓練,為了就是追求鍛鍊後的酸痛感,以衡量自己的訓練成效,只不過訓練一定要酸痛嗎?沒有酸痛感重訓就無效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有位49歲的女性因全身乾癢難耐前往中醫門診,表示她已持續兩週出現雙手、雙腳皮膚乾燥粗糙,手部有抓痕,小腿前側則佈滿暗紅色的不規則龜裂,並伴有輕微脫屑。經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診斷後為「血虛風燥型濕疹」,須採以當歸飲子加減治療,加入桃仁和何首烏養血活血,薄荷、蟬蛻疏風止癢。經過兩週調理後,搔癢症狀已大幅改善,持續門診調養三個月後,症狀完全穩定且未再復發。 康醫師提醒患者,平日應避免辛辣飲食、多塗抹乳液保濕、避免洗澡水溫太熱,以降低症狀復發的風險。 為什麼冬天皮膚特別容易乾癢?需要知道的關鍵真相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許多人開始感到皮膚乾癢,甚至脫屑、龜裂或發炎。康涵菁中醫師指出,這種情況在冬季尤其常見,主要集中在四肢外側、小腿前側和手部尤為明顯。這類現象在醫學上稱為「缺脂性皮膚炎」或「乾燥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多發於中老年人和小孩。 康涵菁中醫師解釋道,皮膚角質細胞通常依賴汗腺補充水分,皮脂腺分泌油脂則有助於防止水分散失。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功能減退,乾冷空氣則進一步加速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結果,不僅
大寒是一年中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2025年大寒落在1月20日,距離農曆過年還有9天。大寒是氣溫處於全年最低的一天,正是寒冷冬季的極致時刻,但也象徵著冬天即將結束,隨之而來的是立春。大寒養生食補吃什麼?中醫師推薦暖身茶飲「薑汁黑木耳露」,民眾可在家簡單4步驟自製,黑木耳和生薑分別有活血、補氣之效。
現代人聽到「脂肪」就聞之色變,但千萬別忘記,脂肪也是人體必需組織之一!無論是皮下脂肪還是內臟脂肪,我們無法與脂肪完全分道揚鑣,但依然可以透過正確飲食與規律運動,讓身體更妥善儲存所需脂肪,不僅能維持身體機能,還能減少「生活習慣病」發生的機率!
大寒是一年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落在國曆1月20日,「大寒」代表最寒冷的時節已經到來,過了「大寒」就是「立春」。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亦即在冬季沒有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大寒養生忌吃生冷、也要避免「補過頭」,黑芝麻紅豆飯為最佳養心聖品。《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大寒養生方法。
隨著子女逐漸長大,媽媽的青春也悄悄流逝,過去年輕的臉龐逐漸被黑斑及皺紋取代。但經由正確的保養和醫學美容的治療,還是可以讓壯世代女性的肌膚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皮膚科醫師提供保養祕訣,讓熟齡的肌膚也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通,起床這件事上也是一樣。世界上有一種人,只要設定的鬧鐘鈴聲響起,就馬上起床,開機速度簡直打敗 99% 的人。而另一些人,醒來的第一件事,不是起床,而是翻身。很多人一邊賴床的同時,內心又充斥著忐忑不安。其實愛賴床是天性使然,只要掌握好時間不耽誤事情,不用給自己那麼大壓力。而且冬天賴一下床,還有你許多想不到的好處。
每次到了假期尾聲,總是對於即將到來的開工感到憂鬱或焦慮嗎? 那你可能是受到「收假症候群」的影響了 中醫師蘇玟今提醒大家不要輕忽心理影響生理的嚴重性 做點運動來增加血清素濃度,對情緒健康很加分喔~ 林可彤示範一招「坐姿擴胸」簡單提升好心情! 還有很多人在收假時面臨的煩惱「發胖」 蘇醫師介紹一道「除濕消脂茶」來幫助大家調理脾胃、減重瘦身 林可彤推薦做「跨步運動」燃燒脂肪超有效! - 節氣保健|中醫養生|居家運動,鎖定【Yahoo TV 節氣運動】陪你共度健康活力好生活
你聽過「麻將手」或是「遊戲手」嗎? 中醫師蘇玟今分享,每逢過年後就常有患者因為肩頸和手痛來求診 原來是因為春節期間長時間打麻將、玩電動 造成手臂內側肌肉緊繃疼痛 除了找醫生復健和針灸之外 還可以在家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來改善 林可彤示範椅子伸展操、坐姿扭轉兩招 蘇醫師再加碼推薦按壓「完骨穴」來減輕痠痛症狀 但最重要還是保持良好的姿勢,多多休息喔! - 節氣保健|中醫養生|居家運動,鎖定【Yahoo TV 節氣運動】陪你共度健康活力好生活
春節期間天天吃好料,大魚大肉加上飲酒助興,很容易讓俗稱帝王病的「痛風」找上門! 中醫師蘇玟今整理四個痛風發作時的緩解措施 也推薦按壓「三陰交」穴位來加速尿酸排出 林可彤示範坐著就能進行的椅子拜日式,幫助舒緩關節壓力 還有健康又好喝的茶飲DIY 竹葉薏仁茶、百合菊花茶、陳皮山楂烏龍茶 由內到外加強氣血循環,跟痛風說掰掰! - 節氣保健|中醫養生|居家運動,鎖定【Yahoo TV 節氣運動】陪你共度健康活力好生活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1名32歲女子月經不規律,有牛皮癬10年以上病史,因早發性卵巢衰竭,婚後求子艱辛,西醫調經未果轉求助中醫,以疏導肝氣等治療,按時服藥不到1年,成功懷孕生下健康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