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評論】「外籍人士」一詞背後的歧視與社會階級
作者:王昱翔
儘管旅居海外的人士都可被稱為"Migrant"(移民),但如今,許多人──尤其是商務人士──卻更傾向使用"Expat"(外籍人士)來形容自己。
然而,這樣的稱呼可能在無意間劃分了移民社群的階級,進而助長針對某些國家或特定職業移民的偏見與歧視。
"Expat" vs. "Migrant":語言背後的隱藏意涵
2021 年,我在研究所的空檔年(Gap Year),前往柏林的一家支持移民的非政府組織實習,主要負責撰寫文案及媒體內容製作。實習期間,我經常被建議用 Expat 取代 Migrant 來描述我們的服務對象,理由是 Migrant 常帶有汙名化的標籤。
由於刻板印象,許多人將移民與難民混為一談,認為移民瓜分社會資源或搶奪當地人的工作機會。然而,數據已證明,移民對經濟的貢獻遠超出其成本。相比之下,Expat 一詞則往往帶有更正面的意涵,象徵進步與社會經濟貢獻。
這樣的語言策略似乎合理,因為我們的核心目標是協助來自不同背景的移民,無論其原籍國、學歷高低或抵達德國的方式,都能在柏林這座高度包容的城市中找到機會,開創新生活。
然而,同年下半年,我在希臘的一家專注於難民議題的媒體擔任記者時,卻被提醒應避免使用 Expat,並優先採用更中立的 Migrant。因為 Expat 隱含階級區分之意,可能導致難民及從事基層工作的移工被社會忽視,甚至邊緣化,進一步阻礙他們融入與翻身的機會。
這樣的對比讓我開始反思:Migrant 與 Expat 能否真正互換使用?這個問題在我後來於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 UN Migration)的工作經驗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解答。
語言如何塑造我們的偏見?
根據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的定義,Expat 通常指「居住在他國的外籍人士」,而 Migrant 是更廣義的詞彙,涵蓋所有離開原居地的人,不論是否跨越國界,也不限定遷移的目的或期限。
因此,不僅是在國外定居的移民、在臺灣工作的移工,甚至在外縣市工作的上班族或學生,以及因氣候變遷而離開原居地的移動人口,都屬於 Migrant 的範疇,而 Expat 僅是其中的一部份。
或許有人會好奇,這兩個詞看似相近,為什麼要如此嚴格區分?事實上,語言本身便是塑造認知的重要工具,能深刻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世界。
舉例來說,臺灣因降雪的機會較少,因此當我們出國見到雪時,可能難以用豐富的詞彙來描述。然而,格陵蘭(Greenland)的因紐特人(Inuit),由於長期生活在積雪的環境中,擁有超過 40 種不同的詞彙來表達雪的各種狀態。
同樣道理,我們對移民群體的觀感也受語言使用的影響。以臺灣為例,「外勞」通常被用來形容外籍工人或看護,但卻很少聯想到同樣是移工的兒童美語教師。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後者的職業類型在社會上獲得了更多認可。
我們對「外勞」這一詞的使用,逐漸將其限定於一、二級產業的外籍勞工,並賦予了輕蔑的語義,進一步劃分了移民社群的階級高低。
移民標籤的反思:從巴黎街頭到臺灣社會的鏡像
目前我定居於巴黎,儘管法國是一個擁有多元種族與文化背景的社會,但日常生活中仍常可見針對移民的反對聲音。
例如,今(2024)年夏天,我親眼目睹極右勢力在歐洲議會及法國國會改選中的崛起。排外情緒經由選票的數字具象化,其帶來的恐懼感是那麼真實而壓迫。
再比如,今年 9 月,19 歲少女 Philippine Le Noir de Carlan 在巴黎富人區布洛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遭侵犯後遇害,嫌犯身分被確認為一名摩洛哥裔移民。
事件發生後,許多極右派政治人物迅速利用此事,在社群平臺上聲稱 Philippine 是法國政府「進口的掠食者」的受害者,進一步妖魔化整個移民群體。巴黎街頭隨即出現大量海報,以白人女性的形象代表 Philippine,並配上「被移民謀殺」(法語:Tuée par un migrant)的字樣。
嫌犯的行為固然應受到法律的審判與裁罰,但如此以偏概全地將犯罪行為與整個移民群體掛鉤,不免讓我這樣一名移民感到擔憂:自己是否也會因此而遭受人身威脅?
不過,令人稍感安慰的是,有路人主動修改了這些海報,將「移民」一詞劃掉,改為更精準的表述──「被男人謀殺」。這一細微但有力的行動,凸顯了精確語言在形塑社會議題論述中的關鍵作用。
作為移民,我渴望得到平等的對待,也期盼其他移民群體無論背景如何,都能享有融入新家園的權利。這樣的願景不僅適用於法國,也應適用於我的家鄉──臺灣。
雖然許多移民對臺灣的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標籤化的現象仍然相當普遍。例如,無論在網路或政治場域,針對東南亞與南亞外籍移工的歧視言論依然屢見不鮮。
2023 年,凱達格蘭大道舉行了一場反印度移工的遊行,其中部份反對聲音甚至基於「引進印度移工將導致性侵與犯罪率上升」的假設。面對這些論點,不禁讓人思考:政府雖已推行新南向政策多年,但在深化對目標國家的理解方面,是否還可以做得更多?
這些論述同時也反映出臺灣在推動國際文化互動方面仍需努力。儘管我們常以「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為傲,但這份友善似乎對不同國籍的人帶有選擇性。
填補勞動力缺口,多元配套刻不容緩
在少子化的趨勢下,臺灣對外籍移工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廣納國際人才與勞動力,不僅有助於提升臺灣的競爭力,更能夠構建一個更包容的社會。
此外,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及 2022 年烏俄全面開戰後,臺灣積極接納來自香港的難民與烏克蘭的學生,展現出作為亞洲人權燈塔的角色。這些舉措也讓我們逐漸意識到,接納難民對於促進國際人權外交的重要性。
要真正擁抱外籍人口為臺灣社會所帶來的潛在紅利,並邁向一個更加平等與包容的社會,意識性地改變我們對移民群體的稱呼,將是邁向這個目標的關鍵第一步。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使用「外籍人士」一詞錯了嗎?揭開語言背後的歧視與社會階級》,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我不會說母語,我不想被貼上「新二代」的標籤──別再「以血統論功能」,新南向可以怎麼做?
外國「非白人」在台灣,我所經歷的種族歧視:因膚色當不成老師,還有人驚訝我竟有「受教育」
作者簡介:
王昱翔(he/him),想用自己的文字讓世界看見臺灣的桃園人,也喜歡用影像說故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國際安全碩士,寫作主題多與政治、移民,和性別有關。曾任職於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及 Bangkok Post、France 24 等媒體,目前在法國的新聞業打滾,同時也在歐洲臺灣青年協會(Taiwan Youth Initiatives in Europe)擔任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