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追雪除加強保暖 醫提醒當心高山症與雪盲症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8日電)冷氣團接連報到,高山降雪機率增,民眾摩拳擦掌準備衝上山。醫師提醒,除注意保暖與交通管制,更要留意高山症與雪盲症,尤其雪盲症嚴重會引發暫時性失明,要當心。
海拔越高的地方氣壓越低、氧氣越稀薄,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陳信儒近日透過新聞稿提醒,高山症是身體過度換氣導致的不良代償反應,只要高度超過2500公尺以上,就有機會出現,且隨著高度上升,比例也隨之增加。
最常見的情況有頭暈、頭痛、疲倦、胸悶及噁心,甚至嘔吐等腸胃不適症狀,嚴重時會引起高山肺水腫及高山腦水腫,若無及時處置,死亡機率大幅提升。
陳信儒提醒,當有不適症狀時,先原地休息並觀察是否緩解,讓身體適應環境,如無改善或加劇,應立即下山就醫;常有民眾認為是平時沒運動習慣體力較差,或溫差大、吹風受涼,只稍作調整便繼續登山行程,輕忽高山症以致憾事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追雪民眾常忽略眼睛防護。陳信儒說,雪地對日光的反射率可達95%,直視雪地相當於直視陽光,這常在登高山、雪地和極地探險者上發生,因此稱作雪盲症,嚴重時恐造成光害性角膜炎,不僅是眼睛刺痛、流淚與視力模糊,甚至會引發暫時性失明。
陳信儒表示,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就有258座,民眾在體驗山林之美時,由於每千公尺溫度下降約6℃,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失溫;此外,皮膚容易因低溫和乾燥而受損,塗抹保濕霜和防曬乳是必要的措施,以減少乾裂及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編輯:陳清芳)1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