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需持續不振 學者:短期內仍難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幫助

中國公布11月經濟數據顯示,工業生產增加,但消費持續放緩。學者今天(17日)指出,中國產能過剩又面臨美國貿易封鎖,雖出抬多項刺激經濟措施,仍無法有效提振需求,陷入結構性困境,當前中國經濟已越來越有當年日本通縮、陷入失落年代的跡象,且未來即便中國順利翻身將內需拉起,考量美國貿易制裁持續下,要優先去化自有產能,短期內也難再為全球經濟復甦帶來太多助益。

中國11月經濟數據各有消長,其中,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3%,月增0.2個百分點,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4%,但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人民幣4.37兆元,年增3%,創近3個月來最低增速。

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17日受訪表示,由此次數據來看,中國當前仍是持續增產,產能過剩,但受到美國貿易制裁,難以將過剩產能傾銷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終端市場。

在內需方面,邱達生指出,中國受限內部債務、結構問題,例如房地產爛尾樓情況仍難挽救,又有嚴峻的地方債問題,再加上貨幣政策已經相當寬鬆,與國際各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緊縮的趨勢背道而馳,即便中國祭出多項刺激經濟措施,仍是無法有效提振內需,當前中國經濟越來越有通貨緊縮的跡象。他說:『(原音)中國大陸現在通縮的這個跡象還是沒有辦法排除,等於說他現在的經濟情況跟國際上有一點相反,所以說在這個情況的話,也就意味著中國大陸會不會走像過去日本那種失落年代的那種情況,現在看起來是越來越重,跡象是越來越明顯的。』

邱達生表示,短期內已難寄望中國經濟復甦,進而帶動全球經濟復甦,尤其中國當前受到美國貿易制裁下,中國得設法先拉抬內需,才能去化自身過剩產能,這勢必會排擠其他國家對中國的供給。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國大陸隨機暴力頻傳 經濟欠佳恐釀惡性循環
北京上海多地再發消費券 涵蓋餐飲電影等消費
傳出售中國業務股份 星巴克中國:尋找最佳成長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