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不被割傷的風 ── 葉莎《淡水湖書簡》推薦序

參加詩人劉梅玉新書發表會,與詩人白靈、劉梅玉合影。
參加詩人劉梅玉新書發表會,與詩人白靈、劉梅玉合影。
■白靈
葉莎簡介

喜歡新詩,攝影,玄學, 長年深居鄉間,養一隻德國牧羊犬和五隻流浪貓。前乾坤詩刊總編輯,現為乾坤詩刊、掌門詩刊及有荷文學雜誌顧問,中華副刊《踏莎行》專欄詩人及新客家廣播電台《生活摎文學恁生趣》及講客廣播電台《一首詩翼閕閕》主持人。

著有詩集《伐夢》、《人間》、《葉莎截句》、《幻所幻截句》、《時空留痕》、《陌鹿相逢》、《七月》、《淡水湖書簡》等八冊。得過桐花文學獎、台灣詩學小詩獎、DCC杯全球華文詩歌大獎賽優秀獎,2018詩歌圓桌獎。

 

接受電台訪問。
接受電台訪問。

女性詩人大量出現在詩壇,是新舊世紀相接、網路交流大興之後,不只在台灣或兩岸,而是全世界性的,她們是詩國清新的風,吹動並重整了男性主導的詩版圖、徹底改變以往過度傾向陽剛的詩壇面貌。許多的她們出發時卻已不再年輕,一大半皆已步入中年,這是相當奇特的社會現象,歷經婚姻養兒育女或情感或家計或工作或多重身分折磨多年後,終於卸下了一些家累和社會責任,可以重拾文青之心。但她們對名對利的追求依然不如男性那麼熱衷,那是天性使然,她們只是隱約比男人更了悟了一些什麼,於是她們只是熱衷寫詩,以詩與詩友或知音交心。這其實是詩世界值得大書特書的大事。

對葉莎而言,她的生命歷程應大致也是如此。而這個名字的出現,卻是新世紀過了至少十年之後的事。但她詩中吹動的卻是女性清新之風中一股更清新的微風,一直給人一種淡淡的通透,這或與其個人生命道路上印痕或刻痕的深刻度有關。比如下面的詩句:

 

我終於練就塵埃的本領

將輕看做日常,離散是愛

飛起是天涯

飄落是床

(〈這個黃昏前所未有〉)

這四行詩的精神貫串了這整本詩集。輕、離散、飛起、飄落,說的是塵埃的微不足道,葉莎說這可費了她大半生才「練就」的「本領」。自如與自在、不在乎別人眼光、起落隨命隨心,簡單說,將「無常」視為「常」,何其不易?

無常,即無有常性,一切都處在生滅的暫現狀態(暫態)。既不停流動變化,因此不需執著、也執著不了。這與「易」字的簡易、變易、不易的三義接近,世間一切本處於不停流變中(變易),此道理不易有變(不易),但此理的理解既容易(簡易)又不容易(不易),葉莎詩中反覆在說的,好像即是此。一如中文「易」之一字古人的創造,有附會說其形如飛鳥的拍翅,又有說如守宮或蜥蜴的變色(許慎即此說),但根據甲骨文,其原形應如 ,像雙手持有鋬杯器(鋬,音同「盼」,指器皿的把手)向另一無鋬杯器傾注液體之形,亦即「由此至彼」的變易,即不停流變乃是常態,所有的執著皆違乎世間常理。比如葉莎說:

 

春暖之後

水漥或鏡子,短暫的河流

甚或一粒種子的奶水

皆是雪的別名〈 揀選別名〉

 

水可成雪成河成漥成湖成奶、乃至成霜成露成霧成雲成冰,何者才是其所「住」?沒有,皆是「暫態」而已

前面說「易」的甲骨文造字原為雙手持有?(把手)杯器向另一無鋬杯器傾注液體之形,有鋬到無鋬,是有把手倒入無把手,把手也無妨視為執著,即有執到無執的轉變或流動,就像身心靈得到一種轉換一樣,其實說是轉念亦無不可。如葉莎的詩:

 

將世事在心中翻了幾千轉

又無事兒一般

 

我們伸出手

往內心最深處摸索

抱起那隻無人窺見的猛虎

放歸天地之中

(〈水塘色變〉)

 

伸手摸索到有東西是有把手可握,抱起猛虎放歸天地,自是回諸自然,再難捉回把執。於是接著葉莎寫道:「任知識崩亡,慾望潰散/像個孩子/坐在堤岸看水塘/心如天絲棉般柔軟」,一但放歸自然狀態,即回到赤真初心,不能也不想執握了,至於「猛虎」是指雄心或壯志或濃情,就何必也不必追究了。

如何由執到不執當然不會一悟百悟,它是不斷要「去」、隨時要「空」的過程。於是這本詩集的名稱,「淡」「水」「湖」三字都成了關鍵字,水的流變、淡泊以去執、湖的明心見性,成了葉莎每日都在做的功課,「書簡」則是抄寫記錄心得的結果。靜觀大自然、如湖倒映天候,承受大自然隨時遷變、那是教導她的無聲師傅,她是「被施予者」,詩是她寫下的「心經」。

 

一盞燈凝視黑夜

一個樑柱甘心傾頹

你撐傘在燈下走過

成為雨痕,或

無人閱讀的詩

(〈雨畫〉)

 

燈的凝視、樑柱的傾頹都是執著,唯有你走過這些,去成為微不足道的雨痕或無人閱讀的詩。而詩的書寫並不為什麼,即使無人閱讀又何妨?只因詩常是一種隱藏,在明暗之間,在若離若即之間:

 

我喜歡語言裂解

像黑暗無中藏有

又像黎明有中藏無

(〈在明暗之間〉)

與詩人黑芽翁莉看國際花展。
與詩人黑芽翁莉看國際花展。

這更像是一種「與天地冥合」的感受或意境,如黎明或黃昏,在明暗之際往返,一種混沌或曖昧,而且可此可彼、可生可滅、削減了一切羈絆的紓放感。

德勒玆(Gilles Deleuze,1925~1995)曾提及條紋空間與平滑空間的不同,前者是有方向或路徑的,如公路如網路如規則如約定如邊界,是可以被計算或標誌的。而那難以目測或不好標誌的即是平滑空間,如天空、空氣、大海、草原、沙漠、冰原、風……等等,於這個空間裡,只能感覺或觸覺,此時適合遊牧或逃逸,也容易回到赤真的童心,而且有機會進入沒有止境的「生成之流」。德勒玆此「生成論」與前面討論的「易」的甲骨文原意、或無「常」,有某個程度的相通;簡單說,就是不執著,自此向彼傾注,且不斷流變。而德勒玆認為人沒有存在問題,只有生成問題,因此不存在二元對立的說法,且所有個體的身體也不是單數而是複數,人根本是可以通過不同的行為、切入關係形變為多元的身份,任何人皆可同時是小孩、女人、白人、黑人、任何動物……等等,人是與其他生成物具有底層關聯(比如身體的元素或部份基因)的動態過程。而不斷流動形變,這正是「易」之古字的本義,自此到彼,不拘於一,將傳統以「人為本位」的看法徹底「解轄域化」,所有的「轄域」都不會一成不動,都是等待「易」和流變的。而文學正是這種將所有「轄域」自由解放的主要力量,這也是德勒玆特別重視卡夫卡的原因。

詩是文學的先鋒,上述不停生成、不停變「易」的說法在詩中正可得到極佳驗証,比如葉莎的這首詩:

 

水裡假寐的荷葉

始終清醒

看起來是闔起的字

其實是暗自展開的詩

 

整個早上

我坐在池畔安靜等待

等那轉了幾千轉的露珠

化為虛無

(〈假寐的荷葉〉)

 

闔起的荷葉只是假寐,最終會再展開,而好不容易圓融的露珠也要再化為虛無,看似旁觀,其實荷葉是我、露珠也是我,闔是字、開是詩、圓是珠、化是無,所有一切均是「暫態」,永遠不停自此向彼地「易」和傾注而已。

一切無「常」,均是「暫態」,則「水田和天空相合的時刻」當然「是片刻也是永久」,既「一切是真」也「如一場幻境」。既然所有的「轄域」都不會一成不動,能不「成為被風吹淡的人」、或「淡淡的人,看淡淡的花/獨自走完淡遠的路」(〈被風吹淡的人〉),或練就「讓細碎自在細碎/風聲自在風聲」、「張眼,風景進入/閉眼,風景離去」(〈以意識交流〉)的本事,而一心執著於某個無法恆常的「暫態」或「條紋空間」或「轄域」上,豈非自討苦吃?

她的〈淡水湖〉一詩中說:

 

想起生前已是孤僧

一襲長袍就掩去了一生

時常靜立的淡水湖

此刻清澈如一面鏡子

 

蓮生,連夜連葉

蓮滅,連滅

 

淡水湖一如人的身體的多元可能性,當你將它視為「平滑空間」時,一切映於此平滑空間上的就是「暫態」的不停形易,不停「遊牧」也不停「逃逸」,沒有固定的「轄域」,德勒玆說的「生成之流」遂完全可能。「蓮生」了則「連夜連葉」也生,「蓮滅」了,則無所不「連滅」。這是葉莎建構於內心、幾近無所不能的淡水湖!

此集中她最「入世」的一首詩應屬〈另一片荒蕪〉了,寫的是她的傷心,她聽著「心裡的雨聲」、「天邊的雲連袂趕來一起哭」,因親人為了錢將三代的祖產賣了,連同「屋外的鳥啼和晚霞」、「庭院微風中的小葉欖仁」、「父親和母親辛勤一世的身影」也一起「賣了」,這也使她明白「親情原是最易散的沙粒」,然而「亡父亡母無能說什麼」、「我也無法再說什麼了」。當然,她了解既然所有世事皆是「暫態」,要轉念釋懷自然容易。接著此詩的下一首詩,她就說自己是「羞慚的」〈被施予者〉:

 

白雲大方演示無垢

大樹無私給予陰涼

湖水寬容送出清澈和明朗

鴨子慢悠悠游過繁忙

 

 

讀捷運入選詩。
讀捷運入選詩。

今日一切既是大自然或祖上所賜、是「被施予」的,則當學習雲樹湖鴨融入天地的施予行為。

葉莎〈永不被割傷的風景〉一詩對如何「與天地冥合」或達至德勒玆「解轄域」的觀念有甚好的詮解:

 

庭院裡一株桂花盛開

 

鋸齒狀的葉緣日夜發聲

說眾鳥閃爍,星光喧嘩

是永不被割傷的風景

 

「鋸齒狀的葉緣」理當會割人,但並不,桂花樹葉滿身鋸齒,卻能與喧嘩眾鳥、閃爍星光互融互映,成了一幅完美的「風景」。「鋸齒」與「眾鳥」、「星光」成了一個立體的「平滑空間」,彼此固有的「轄域」都被解構了,甚至連鳥也會「閃爍」、星星也會「喧嘩」,互相「生成」且「成就」對方。「易」之「自此向彼」的「傾注」,得到一最佳印證。

葉莎的詩向我們展示的不只是一首首與大自然冥合體驗寫下的「永不被割傷的風景」。更重要的,藉著這些詩,她向我們演示了她長期融入大自然自我修練,以及如何使自己練就成天地間、淡水湖上來去自如的一股股「不被割傷的風」。當你翻開這本詩集時,當可隱約感受到自字裡行間吹動的這股清新的、又自自然然的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