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感地震創新高 氣象署:無法管窺大地、只能做好防備
嘉義縣梅山鄉今天(30日)凌晨又發生一起芮氏規模5.1的淺層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今天(30日)坦言,今年以來,台灣的有感地震確實較往年高出3、4倍,而且不僅東部多,中南部也不少。至於這是否為下一個大地震來襲的前兆?吳健富則表示,目前地震仍無法預測,只能做好防震的準備!
今年即將邁入尾聲,地震測報中心也在30日統計,自0403花蓮發生規模7.2的強震以來,累計已有1,785起餘震,其中9起規模達6以上、97起規模超過5。與此同時,今年中南部在嘉義中埔、太保、義竹、布袋和台南佳里一帶,也先後發生一些規模4.5到5.2的淺層地震,包括30日凌晨發生的梅山地震。
這也讓不少人憂心,這是否為下一個大地震來襲的前兆?對此,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受訪時坦言,台灣每年大約會出現4萬次地震活動,但地震測報中心自1989年成立迄今,除了發生規模7.3的921大地震那年,有感地震達300多起,其餘每年都在100-140之間,唯獨今年已達514起!不僅較往年高出3、4倍,而且除了東部多,中南部也不少。
不過吳健富強調,台灣自1897年氣象局裝設第一台機械式地震儀開始,才有科學的觀測;1973年中研院成立地球科學研究所,氣象局也開始密集布設地震測站,並於1990年展開強地動觀測計畫後,才逐漸累積較多的地震觀測資料。因此以100多年的資料量,與動輒上千萬億年的地質史相比,實在很難管窺何時會有地震!他說:『(原音)但是我必須講說,因為地底下可能從10公里到300公里都可能發生地震,那下面的溫度、壓力,它的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就我們人類的歷史來看,真的是現在還沒辦法看得到,或是有辦法到那麼深的地方去看它到底怎麼變化的。所以真的不知道甚麼時候發生,它可發生在凌晨、可能發生在過年的時候,像2017年跟2019年的台南0206地震,還有花蓮的0206地震。所以台灣真的是地震相當多,你沒辦法預測的情況之下,只能做好相關的防震準備!』
吳健富也指出,30日凌晨發生的梅山地震,位於梅山斷層以東10幾公里處,並非梅山斷層錯動引起,更非1906年發生規模7.1的梅山強震後,迄今已近120年,是否會重現類似強震的前兆。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嘉義梅山規模5.1地震 最大震度嘉雲投4級
北部7縣市低溫探10度以下 中部以北高山可能降雪
入冬首波強烈冷氣團報到 留意降雪、低溫、輻射冷卻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