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中華跨越政治中國
日前,在中時新聞網看到前副總統呂秀蓮出席「川普上任美中前瞻論壇」時,提出兩岸就是遠親近鄰,一個中國大家不能接受,用「一個中華」來取代,反對中國的人,早上不要吃燒餅油條,晚上不要拜祖先,一個中華普遍都能接受。
這讓我想起,賴清德總統在8月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提到,能源議題和國家氣候治理,絕對不只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而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同樣地,兩岸關係的討論若只聚焦於統一與獨立的二元對立,這種簡化的觀點無法全面反映兩岸之間的複雜現實。事實上,兩岸問題並非單純的統獨是非題,而是複雜的多選題,解題的關鍵在於「兩岸文化交流」而非「兩岸政治對抗」。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文化中華」超越「政治中國」,或許能為兩岸關係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與解決方向。理解兩岸問題時,需要區分「中華」與「中國」這兩個概念。「中華」代表的是一種文化與歷史的認同,涵蓋整個華語世界,強調的是文化連續性與文明的傳承。而「中國」,則常被用來指具體的政治實體,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兩岸的討論中,「中華」往往可以成為雙方共識的基礎,因為無論是台灣或中國大陸,都共享這段悠久的中華文化傳承。
兩岸之間的歷史連結,並不單單局限於1949年以後的政治變遷,而更深植於數千年的文化脈絡中。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統獨之爭時,單純的政治對抗並不能完全解釋兩岸間的所有問題。面對這樣的局勢,兩岸應當更加強調「中華」概念,減少「中國」的政治性描述,從而化解衝突並強化文化共識。在兩岸關係中,透過強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文化交流可以成為一座橋梁,減少誤解與對立。事實上,中華文化的範疇超越政治實體的範疇,無論是書法、詩詞、哲學還是節慶,這些共同的文化符號將兩岸人民聯繫在一起,形成強大的文化歸屬與認同。
在探討兩岸問題時,必須跳脫出統獨的二元思維,正視文化中華與政治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透過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兩岸可以在此共識的基礎上,探索出和平、穩定的交流契機。透過文化的跨越性,兩岸不僅能夠減少政治對立,還能夠找到更多的合作機會,實現互利共贏,為兩岸人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需思考在美中對抗背景下,台灣的角色正如同象棋中的「馬」,須具備靈活的斜走特性,使台灣在複雜國際局勢找到突破口並避免正面衝突。台灣需避免將所有賭注都押在美國身上,應該開放兩岸觀光旅遊及陸生來台就學,透過保持與中國大陸的交流及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善意溝通互動,降低兩岸敵意與直接對抗風險。讓台灣能在美中競爭下,維持一定的自主性,成為台灣應對川普2.0的關鍵策略。(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