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設計力一網打盡 漁網變眼鏡讓海洋不哭

近幾年相當受關注議題、海洋廢棄物,除了有熟知的生活垃圾,漁業廢棄物,也對海洋環境造成極大威脅,尤其漁網可能在船隻航行中,就斷掉沉入海中,影響生物游動,也可能覆蓋在珊瑚礁上、破壞生態圈。

所以近幾年海保署不斷呼籲,廢棄漁網應該在第一時間進入回收體系,也有工業設計師看見商機、利用這些廢漁網、製作單一材質眼鏡。

修補著生財工具,為下次出海做準備,但這面網總有壽命,最怕到不能用的那一天,沉入海中。

海保署副署長 李筱霞:「泡在海水裡面,然後有很多可能,像那一些微生物附著,那個在做前處理(清除),真的是比較難處理。」

就像這樣,漁網纏繞在珊瑚礁上,很難清除、又要動作輕柔不傷生物。它們報廢後,有沒有丟棄之外的選項,一位工業設計師,找到解方。

廢棄漁網再製業者 歐世勛:「在南美洲那邊 其實有人在做,廢棄漁網的回收,然後做成材料,覺得說這個東西,在台灣一定也很多,然後為什麼台灣沒有人,在討論這件事情。」

大愛新聞記者 林亦庭:「戴上這款眼鏡 自帶時尚感,而且它只有12公克,輕量程度堪比鈦金屬,還超級有彈性,這可不是一般的塑膠鏡框,而是用漁網製成的。」

歐世勛,過去曾在知名電子業、待了十年,離開之後、繼續做設計,但希望能對社會更有貢獻,這時候剛好看到、循環經濟興起。

廢棄漁網再製業者 歐世勛:「眼鏡的產業 也有在用尼龍這個材料,然後我們想說 好像可以,試試看眼鏡,因為畢竟我跟我的合夥人,兩個人都戴眼鏡,我就是從國小戴眼鏡。」

台灣是個近視王國,每兩年就配一副眼鏡的人口、高達六成,看似小小的配件,還真不好做。不僅設計遇到瓶頸,使用和別人不一樣的材料,也是考驗。

廢棄漁網再製業者 歐世勛:「漁網這個材料是尼龍6,它很堅韌 但是它另外一個特性,它是軟 很軟的,然後做出來說 完全不行,就是那個質感很不好,就是太軟 軟趴趴,你戴在臉上可能就是都會,每次戴可能都不一樣形狀。」

經過幾番碰撞,他們在近四年、研發出兩代產品,做到整副眼鏡使用同一材質,連銜接處都不用螺絲,單靠卡榫就能組裝。

廢棄漁網再製業者 歐世勛:「遠洋漁網來講好了,它可能甚至是幾百公斤或上噸的,一副眼鏡才12克,目標其實是提升這個材料的,能見度跟價值。」

希望更多人看見廢棄漁網的可塑性,但要怎麼取得?海保署建立一個、海廢回收再利用資訊交流平台,提供更多元交易管道,給需要漁網的買賣家。

海保署副署長 李筱霞:「解決過去買賣雙方,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對接窗口的問題,目前都是以地方政府跟所轄機關,還有區漁會來做填報的登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這些海廢,那需求端就是以再利用業者,我們目前來講 媒合率大概,都有大概9成以上。」

同時海廢的再利用率,從56%、成長到83%。雖然漁網總量難以統計、也很難完全清除,但相信只要多一次利用,就是對海洋多一層保護。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86歲樂在人群中付出 綻放銀色光芒
歲末年終大清掃 清潔業者助志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