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武統條件 領導人一念之間
儘管中國大陸自1980年代開始,就強調要以「和平」方式達成其「祖國統一」的目標,但也從未排除武力犯台的選項。由於北京在本世紀軍力的大幅提升,以及近十年來不斷地軍機及船艦擾台,讓人擔憂對岸隨時有可能在短期對台進行武統。
中華民國過去並沒有排除兩岸未來的統一,但在民進黨長期操作認同議題下,統一的選項已被排除。不過,由於直接宣布獨立會導致兩岸的正面軍事衝突,也不見容於國際社會,因此現階段僅能以「維持現狀」為名,「實質台獨」為本,冀求能在中共武力犯台時,有機會獲得美國軍事介入、國際社會外交支持。這是當前民進黨政府的盤算。
但中共是否能接受賴清德所推動的實質台獨,還是會祭出本世紀以來的白皮書、文件,及領導人談話中的武力犯台前提,對台採取軍事行動?我們將探討台北哪方面的政治行為有可能提供中共用武的藉口。
首先,在2000年2月《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中,北京表示希望以和平方式完成統一,但也明白表示「並無義務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附帶說明「如果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圖謀將台灣從中國領土中分割出去,那就使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不復存在」。同時明確指出:「如果出現台灣被以任何名義從中國分割出去的重大事變,如果出現外國侵占台灣,如果台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兩岸統一問題」,北京就會採取武力方式完成統一大業。
其次,2005年頒布的《反分裂國家法》第8條,中共提出武統台灣的三個條件:一、台灣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二、發生導致台灣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再者,在2022年8月《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的最新一份白皮書中,北京也重申「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立場。
最後,在今年3月紀念《反分裂國家法》20周年座談會上,人大委員長趙樂際除重申該法的3個武統條件外,並指出透過《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的制訂,北京當局將依法追究台獨分裂行為的刑事責任。
此外,大陸核戰略專家楊承軍曾提出6個武統的前提,除了宣布台獨、外力介入及內部動亂外,還加上進行獨立公投、研發核武及軍事攻擊大陸。如果再加上前述文件內容,總共有8項武統前提。究竟目前政府的談話或作為是否已提供對岸採取軍事行動的藉口?
我們絕對不會宣布台獨,也不至於推出國際社會不樂見的獨立公投,基本上也早已放棄研發核武,更不至於冒然軍事攻擊大陸,內部動亂的可能性也不高。然而民進黨政府很期望外國勢力介入,但即使對台友善的國家也會三思這項舉動的後果。
不過,我們絕對滿足無限期地拒絕透過和平談判解決兩岸統一問題,及強烈的台灣意識所造成和平統一的可能非常渺茫,這兩個令大陸想要武統的條件。
此兩項前提並非無法化解,前者僅需政府願意調整目前的拒談心態和立場,後者則是在民進黨長期推動「去中意識」的情況下,難度較高。不過由於綠營支持者從來都不質疑民進黨立場或政策前後不一致,因此只要領導人選擇修正說法,其基本盤不僅不會覺得被出賣,反而會想盡辦法來捍衛路線的改變。
兩岸是否走向戰爭,中共的態度固然具決定性作用,但我們絕對有機會避免衝突,就在領導人的一念之間。(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