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俄羅斯化的啟示:捷克與斯洛伐克的抉擇

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邱穎

2024年底,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造訪莫斯科,與普丁商討天然氣輸送問題以及相關議題。因為天然氣輸送管線取道烏克蘭土地,烏國已在年底與俄國五年合約到期後停止輸送俄國天然氣於其境內的天然氣管線。在歐洲聖誕節前夕,各地區瀰漫準備過節氣氛的情境下,此舉可視為斯國面對絕境的最後一搏。

斯洛伐克在能源政策上的困境凸顯出地緣政治對小國能源安全的深遠影響。斯洛伐克與鄰近中東歐國家長期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管線途經烏克蘭,使該國在俄烏戰爭中成為能源博弈的受害者。雖然斯洛伐克政府試圖通過外交手段穩定能源供應,但最終無法避免供應中斷,導致國內能源價格飆升、經濟壓力增加。相比之下,捷克的應對方式展現了另一種可能性,即通過果斷行動逐步擺脫俄羅斯能源的影響,儘管需要承擔高昂代價。

捷克的能源獨立與去俄羅斯影響

烏俄戰爭爆發後,斯洛伐克鄰居的捷克共和國持續在國際舞台上堅定支持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成為歐盟內部最堅定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之一。作為此前長期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捷克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採取了果斷行動,致力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這一過程帶來了捷克國內高物價與高電價的巨大壓力,對國內經濟與民眾生活造成直接衝擊。

捷克因應此轉變的能源改革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一、增加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捷克透過與美國、挪威簽訂能源合作協議,確保替代性能源來源。

二、再生能源的快速推進:捷克大規模投資太陽能與風能設施,並推出政策激勵計畫,鼓勵家庭與企業安裝可再生能源設備。

三、能源效率的提升:政府推動國家節能計劃,支持企業升級工業設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四、電力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投資擴建國內核電設施,作為穩定供應的中長期解決方案。

捷克政府在政策推動中,也注重輔助弱勢群體應對高昂的能源成本。例如提供家庭能源補貼計劃,幫助低收入戶度過能源價格飆升的難關。

然而,此底氣的代價仍然導致了油電水等各種物價連年攀升,以蛋價為例,筆者在戰前經常在超市購買的便宜雞蛋,一盒十入約莫二三十捷克克朗,到現在五六十克朗一盒的底價。不像國內經歷雞蛋炒作風波後的價格回跌,捷克的蛋價持續維持上漲後的價格,基本上已無回到戰前價格的可能,成為物價上漲環境的縮影。

高物價與高電價亦無可避免地引發了捷克國內不小的民怨。反對黨利用這些問題對政府展開批評,指責政策缺乏緩解物價壓力的有效措施。一些大型抗議活動在布拉格等主要城市爆發,示威者要求政府重新評估去俄羅斯化的能源政策,並增加對民眾的補助。此外,民間企業也表達了對能源成本的擔憂,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他們的經營壓力因高昂的電費而顯著增加。部分企業主甚至警告,若能源價格持續高漲,可能導致企業倒閉潮,進一步衝擊經濟。

即便如此,捷克政府仍堅持政策方向,並指出這是實現能源安全與主權的重要一步。總理多次公開表示,短期內的經濟陣痛是為了避免長期依賴俄羅斯能源的危險,並呼籲民眾團結支持。

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對比

斯洛伐克的能源困境與捷克的成功經驗形成鮮明對比。斯洛伐克缺乏多元化能源來源,導致在俄烏戰爭中處於被動地位。而捷克則通過多方合作與內部改革,逐步實現能源自主,為其外交政策提供了更多靈活性。

斯洛伐克與捷克的案例為台灣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作為地緣政治博弈中的關鍵角色,台灣曾經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這種依賴可能使台灣面臨與斯洛伐克相似的風險。一旦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台灣的經濟與供應鏈可能受到嚴重衝擊。

台灣的處境與啟示及未來挑戰

近十年的台灣在國際政治變局以及疫情等各種天時地利條件下,逐漸走出自己的路,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取代的半導體製造重鎮。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也因此高度依賴穩定的能源供應與國際市場。我們曾經因政經等因素對中國市場高度依賴,讓台灣在經濟政策上受到一定限制,一旦中國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經濟壓力,可能導致台灣陷入類似斯洛伐克的被動局面。近年的政策轉向,讓台灣有機會擺脫此一局面。如同捷克政府在高物價壓力下依然獲得民眾的艱辛支持,台灣也需要透過透明的政策溝通與補貼措施,爭取民眾對去中國化政策的理解與支持。

捷克與斯洛伐克的能源政策差異,為台灣提供了清晰的啟示。台灣需要果斷行動,持續減少對中國的政治與經濟的依賴,提升自身的經濟與能源自主性。同時,在政策執行中需考量民眾的經濟負擔,確保長期發展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持續維持主動權,避免陷入類似斯洛伐克的被動局面。

作者目前為藝術史博士生。曾於台灣、日本、法國上學,目前還在捷克求學中。關心古代的文化交流到現代的文化平權。平常在城堡裡的陰暗庫房摸瓷器,讀筆跡難以辨識的家族檔案,偶爾周遊鄰國出差,有時候參加展覽會開幕,每天都要吃台灣米。

更多思想坦克的文章

川普對中關稅戰與台灣的新南向機會

台灣該慶幸!十年前沒有「與紅潮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