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汙染、建水壩擷水源影響 最新研究稱24%淡水物種瀕滅絕

河川、湖泊、池塘以及溪流等淡水環境是美麗的存在,人類在享受淡水資源的同時也在開發。在北美跟歐洲幾乎每條大河流都經過人類大幅改造,例如興建水庫、建造大型水壩用來發電。

而淡水物種卻瀕臨絕種的威脅,根據期刊《自然》1月9日所發表,在所研究的2萬2300個物種中,有近四分之一面臨絕種風險,許多在淡水生存的物種例如蜻蜓、魚類、螃蟹等,會因為污染而衝擊到生存。

淡水保育委員會共同主席哈里森指出,「淡水物種所面臨的威脅程度極高,幾乎有四分之一也就是24%,也因為水的自然及其匯集流動特性,一個淡水水域的威脅會隨著水的流動轉移到下游,但會隨著物種的遷徙轉移到上游,因此上游的物種遷徙,能影響下游的棲地。」

跟浩瀚海洋不同的,就是因為淡水生態系統與人類太過接近,所以特別脆弱。

農業用水、人類飲用水以及物種入侵都是傷害。而人類建造水壩、擷取水資源以及氣候變遷等人為因素,也會造成生態破壞。

哈里森說:「當人類建構一座水壩,最明顯的事情就是把水流打亂,也就是所有在水流過程中原本進行的將完全不能運作,例如遷徙物種不能到達其產卵地點。」

報告指出,物種面臨滅絕威脅,超過半數被認為是因為遭受污染,39%是因為人類建造水壩跟擷取水資源,37%是因為土地使用的改變跟農業影響,28%是因為入侵物種跟疾病的影響,這項研究報告也凸顯面對威脅的迫切性,來防止物種持的續減少跟損失。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受俄烏情勢緊張影響 台股今跌逾300點
英國野生河狸一度絕跡 近年驚喜現蹤
海生館成功復育深海新物種「黑海刺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