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遭彈劾拒傳喚調查 看守政府收拾內政及外交殘局

南韓12月3日戒嚴事件引發民意憤怒,導致總統尹錫悅遭國會彈劾。處於看守時期的政府,如今處於內外交相逼的窘境。

南韓本身已長期處於內需不振,民生經濟課題難解,而戒嚴事件及其後衍生出的政局動盪,更令人憂慮,是否會導致外資對南韓失去信心。政府儘管引述國際信用評價機構的分析指出,戒嚴事件對南韓信用影響有限,卻仍不敢掉以輕心。

南韓經濟副總理崔相穆表示,「因國內不確定性而產生的市場變動,與經濟心理萎縮可能性依然存在,政府不會鬆懈警戒,我們將結民間與官方的所有力量,盡可能讓經濟維持安定。」

崔相穆副總理向記者表示,南韓政府已啟動對金融與外匯市場的全天監控,並強化投資誘因,盡力避免外國減資或撤資的現象發生。

而在外交方面,由於尹總統發布戒嚴時,美國並不知情,可能毀損兩國互信基礎。美國學界更有專家認為,當前南韓處於「政治空白」的狀態,可能會讓明(2025)年1月回任總統的川普,刻意忽略與南韓對話協商,而直接對東北亞事務做出決策;南韓政府正意圖避免。

南韓外交部長趙兌烈認為,「面對北韓核武問題,在美國新政府即將上路的當下,我們也在擬定相關藍圖構想,因應往後美朝協商的可能性事先做好應對。」

戒嚴事件與彈劾引發內政與外交危機,但尹總統至今仍拒絕回應搜查單位的傳喚調查。負責籌畫辯護人團的律師,轉述尹總統立場表示,他無意掀起「內亂」,也不同意被扣上「內亂」罪名。

尹錫悅諮詢律師石東炫回應,「國會在戒嚴2小時後,就依憲法程序通過要求解除戒嚴,總統也依程序同意解除,國會說不要戒嚴,總統也照做了,這樣哪算是內亂呢?」

但面對軍警界有複數證詞顯示,尹總統曾在戒嚴時,下令抓捕朝野人士與法官,他透過律師反駁,自己從未使用「抓捕」的字眼,也沒有發出逮人命令。

尹總統至今仍主張,在野陣營執掌多數的國會屢次杯葛人士與刪減預算,因而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發動戒嚴。但國會議長禹元植表示,今年新選出的國會開議至今,尹總統不僅拒絕前來發表施政演說,也不願與國會溝通。

南韓國會議長禹元植說,「我作為國會議長多次向尹總統提案見面,結果他一次都沒給我正面答覆,若要問說總統跟國會有對話嗎?我可以回答,完全沒有,因此尹總統主張『戒嚴是不可避免的選擇』,我認為是誤判。」

公視國際記者楊虔豪報導,「在尹錫悅總統遭中止權限後,南韓現在進入後彈劾時期,得同時收拾戒嚴事件對外交與內政所造成的負面效應,未來的路仍然艱辛。」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尹錫悅遭彈劾拒傳喚調查 看守政府收拾內政及外交殘局
尹錫悅遭彈劾拒傳喚調查 看守政府收拾內政及外交殘局
尹錫悅宣布戒嚴引人民反彈 韓媒分析是人禍亦為制度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