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個人外交 台灣的轉機

川普即將再次入主白宮,其在台灣問題上的表態逐漸顯現出個人外交風格的特徵。例如,他在接受訪問時提到近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強調兩人「關係很好」,以及對烏克蘭問題相對冷淡的態度,暗示希望透過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對話解決戰爭。這些言論顯示,川普未來4年的外交政策可能更依賴他與強權領袖的個人關係。然而,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總統的個人外交的模式,在應對當前的美中台關係時可能效果有限。

美國甘迺迪總統曾透過個人外交改善美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以制衡蘇聯。甘迺迪與非洲領袖的直接對話與通信,被視為有效的外交策略。同樣地,羅斯福總統與邱吉爾和史達林的合作,以及季辛吉和卡特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的努力,也展示了個人外交在某些場合的成功。然而,川普的個人外交模式卻大不相同。

例如,甘迺迪總統的個人外交著眼於全球政治平衡,而川普的商人思維更多聚焦於美國的經濟利益。在川普的價值觀中,「美國強大」不必建立在盟友的共同進步上。這一思維在烏克蘭問題上尤為明顯,他更傾向透過與普丁的直接對話停戰,而不是對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因為他認為結束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資源投入,才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做法。

同樣的思維也可套用美中關係,川普可能表面示好,例如破天荒邀請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但目的是測試北京是否願意在中美競爭中承認美國的優勢地位。如果北京不配合,川普也可能迅速翻臉。因此對川普而言,台灣很可能成為談判籌碼,而非不可替代的盟友。北京若想避免翻臉,又要維持面子,勢需重新審視台灣的紅線地位是否完全沒有彈性,這對北京是艱難的選擇。

不過,台灣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儘管川普提名了抗中挺台立場的盧比歐擔任國務卿,並任命華茲為國安顧問,但這些幕僚角色難以改變川普的核心認知與決策模式。台灣需要認清川普非傳統政治人物的特質,他的「霸道總裁」式領導更偏好簡單直接的解決方案,而非繁複的計畫。

回顧川普第一任期,台灣相對低調的處理方式為挺台的幕僚提供了發揮空間。與其讓川普煩躁,台灣在兩岸問題上保持克制,反而讓幕僚得以推進對台友好的政策。這或許聽起來卑微,但在面對川普這樣的領袖時,務實比意識形態更重要。台灣需要展現穩定與可信賴的形象,避免成為川普不耐煩或視為負擔的對象。

川普雖然為台灣帶來挑戰,但北京同樣面臨壓力。若台灣能放下意識形態爭執,利用民間交流和城市互動等機制,或許能在美中競爭的夾縫中尋找突破兩岸僵局的契機。這樣的策略不僅有助於降低緊張局勢,也能在川普政府中爭取更多友台空間。台灣必須認識到,在國際政治中除了自身,沒有人會將台灣置於第一位。然而,若能靈活應對川普的個人外交模式,低調而務實地經營兩岸與美台關係,台灣或許能在新的國際秩序中找到可行之路。(作者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