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琉共和國:戰後80年,來自南太平洋樂園的和平宣言

位於西太平洋的帛琉共和國,1944年日美兩國的軍隊在這裡激烈交戰,今年迎來80週年。造訪帛琉,可以看到第2次世界大戰遺留的激戰痕跡,同時還有與日本保持著言語文化及個人交流,並且展現出對未來積極態度的居民。

平靜的島嶼群曾遭受戰爭破壞

帛琉共和國島嶼群,位在菲律賓的民答那峨島正東方大約900公里處,也是曾經在第2次世界大戰發生激烈戰鬥的歷史舞台。80年前的1944年,遭受來自空中和海上的攻擊,居住在島上的居民們親眼目睹了街上的基礎設施被破壞,船沉沒,還有平民百姓遭到殺害的景象。

尤其位在列島南方的貝里琉島,因為舊日本軍長期抵抗來自美軍的攻擊,導致整座島嶼遭受毀滅性的打擊。若是島上居民對日本和日本人懷抱著一定程度的怨恨,也不足為奇吧。

然而,當筆者訪問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詢問是否怨恨日本時,他大力搖頭否定,表示儘管戰爭造成了破壞,但現在日本與帛琉的關係友好,並沒有因為過去的戰爭傷痕而受到很大的影響。


帛琉現任總統惠恕仁。拍攝於舊首都柯羅市的辦公室(筆者攝影)

「我們不是被日本侵略,當時是日本託管地的一部分。」總統惠恕仁說道。

「帛琉的祖先有大約20%是日本人,帛琉和日本有許多的共通點。我們的字典裡,源自日文的單字就有1000個以上。」當被問到個人喜愛的單字時,總統惠恕仁毫不猶豫地回答:「tokubetsu」,也就是 「特別 」一詞。


日本慷慨捐款援助帛琉的建設。在柯羅市的道路旁設有首都道路計畫竣工紀念銘牌(筆者攝影)

相當於日本繩文時代中期的4000~5000年前左右,就有來自菲律賓或印尼的航海者定居帛琉,直到1522年西班牙的探險家發現帛琉,才首次被紀錄下來,而西班牙的探險隊踏上這塊土地是1710年11月的事了。

1885年以前,帛琉受到西班牙的統治,之後被賣給德國。德國在第1次世界大戰成為戰敗國時,當時的國際連盟依照殖民地委任統治制度,於1920年把帛琉交由日本進行託管統治。

西太平洋上現今仍洋溢著日本風情

二戰前,日本企業在帛琉生產椰子乾、開採礦山的磷礦、捕魚等,最大都市柯羅市曾經被稱為 「小東京」,包括1萬7000名來自沖繩縣的移居者在內,有多達3萬名日本人在此居住。

帛琉國立博物館內展示著日本託管時期的棕褐色舊照片,可以看到寬廣大道上樹木並列著,兩旁則是日式風格的木造建築櫛比鱗次,有餐廳、服裝店,甚至有高級百貨公司及坐落一旁的腳踏車店等分布其中。當時日本政府的總部大樓(舊南洋廳兼帛琉支廳廳舍)就位在大道南側,該棟建築物至今仍保存著,目前正在整修中,作為最高法院使用。

1981年,帛琉成立自治政府,初代總統雷梅利克(Haruo Ignacio Remeliik)以及自1992年起當了8年總統的中村國雄(Kuniwo Nakamura),兩人都是日裔。即使是現在,在島上仍然隨處可見許多的店名或公司名稱使用日本姓氏。

祖父母都是日本人的克蘿伊・矢野(Chloe Yano),今年28歲,在柯羅市內的帛琉政府觀光局工作,她說:「兩國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並且接著補充道:「從小時候開始,(日本)就對帛琉的整個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沒有種族或族群之分,懂得尊重及款待他人,珍惜環境等等。帛琉人民也和日本人一樣謙虛、勤奮和重視家庭。而且,每天幾乎都會聽到源自日文的單字,現在我們也把啤酒beer稱為 『bīru』(相當於日文的『ビール』)」

矢野表示,帛琉會成為日本遊客的熱門景點,可歸因於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和這裡擁有世界屈指可數的知名潛水景點。在柯羅市,有潛水旅遊、遠洋漁業,以及前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的羅克群島或是貝里琉島旅遊等活動盛行。

「在疫情擴大之前,日本人經常占外國觀光客的前3名,但是很可惜的,現在並不如我們所預期,遊客人數沒有恢復。」她如此說道。原因是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值以及直達航班不足,造成相當大的阻礙。


受到潛水者喜愛的沉沒的軍艦和戰機,是1944年發生在帛琉整個區域的激烈戰鬥所留下來的遺跡(筆者攝影)

疫情前,擔任導遊的史溫・阿古翁(Swing Aguon)接待的顧客有60%是日本遊客。「雖然有些帛琉人在日本統治下度過相當艱困的時代,但是那個世代的人現在幾乎都不在人世了,過去發生的事情應該要記住,但是不可以停留在過去,人必須要繼續往前走。現在來帛琉的日本人是觀光客,他們的消費有助於促進帛琉的經濟,當然竭誠歡迎。」阿古翁如此說道。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帛琉羅克群島(PIXTA)

日本與帛琉的緊密關係

在戰後幾十年期間,日本對協助帛琉的發展不遺餘力。柯羅市內的水道系統是在日本捐款協助下完成建設的,所以在大道旁設有竣工紀念碑。世界遺產羅克群島的「水母湖」的觀光船碼頭,掛著標示是在日本援助下完成建設的布條。此外,鮮亮的黃色校車車身繪製帛琉和日本國旗握手的插圖,停泊在柯羅港的海岸巡防艇船身也印有日本財團寄贈的字樣。


日本財團的資金也用來支援穿梭於帛琉各地的海岸巡防艇(筆者攝影)


在帛琉街上隨處可見日本製造、日產汽車(Nissan)的校車。柯羅市內的校車有很多是日本作為友好象徵寄贈給帛琉的(筆者攝影)


為了感謝日本提供資金改善柯羅市供水系統,立碑以茲紀念(筆者攝影)

68歲的提摩西・魯爾(Timothy Rull)是退休的州立公園野生動物巡護員,一生都生活在貝里琉島南部,他的父親在二戰前和日本人一起工作過,而且留下美好回憶。回憶道:「父親說他遇到的日本人都很親切,並不會傷害當地人,日本人希望的是能創立事業並維持生計。」

但是,距今80年前的1944年9月,戰爭席捲貝里琉島,原本寧靜悠閒的島嶼生活一夕變調, 有超過1萬名以上的舊日本兵為了阻止美國的攻擊而喪命。「如果沒有發生戰爭的話,說不定這座島現在就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分了。」魯爾先生如此說道。

「戰火平息後,島也被破壞殆盡。1946年,島民再度回到這裡時,必須要從零重頭來過。不管怎麼挖,距離地表60公分深左右的土壤層都是黑灰,很難種植農作物。」


帛琉的日本軍通信本部遺跡,設有高射炮(筆者攝影)

「但是,戰爭結束了。現在,日本政府協助帛琉進行重建工程,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也就是展望未來。」

協助遺骨收集工作

2015年4月,當時的天皇陛下和皇后美智子在終戰70週年訪問貝里琉島,向慰靈碑參拜並獻花,悼念戰爭犧牲者。二戰時,日軍對抗美軍入侵時的死亡人數有1萬名以上,再加上有一部分的士兵被俘虜,甚至有34名日本兵一直躲藏在叢林深處,直到1947年4月為止,都不知道日本在20個月前已經投降。


2015年4月9日,天皇陛下(現為上皇陛下)和皇后陛下(現為上皇后陛下)蒞臨貝里琉島,向慰霊碑獻花,悼念在日美兩國交戰中的犧牲者(代表攝影、時事)

1944年9月爆發貝里琉戰役,也就是「欠行2號行動(Stalemate II)」,在2024年9月15日迎來80週年紀念日。在那幾天前,曾經服役38年的前航空自衛隊員市原直(76)來到這座島上。他是日本戰歿者遺骨收集推進協會(JARRWC)的成員之一,為了協助收集那些戰死於叢林或紅樹林溼地的日本兵遺骨。JARRWC是受到厚生勞動省的委託,負責將之前在大戰中犧牲的日本兵遺骨收集並運回日本。(JARRWC是受到厚生勞動省的委託,負責盡可能地將之前在二次大戰中犧牲的112萬名士兵、海軍和飛行員的遺骨收集起來運回日本。其中就有數百名日本兵在貝里琉島。)


前航空自衛隊一等空佐的市原直,9月待在貝里琉島,協助收集在1944年該戰役中犧牲的日本兵遺骨(筆者攝影)

市原先生因為讀了一本書,寫到有關一位日本兵在貝里琉島西南方的安加爾島附近的戰鬥中重傷受到美軍救助,而有了想要幫忙找出戰死士兵的遺骨並協助運回日本的念頭。


團隊正在叢林裡的一塊空地進行挖掘工作。這裡疑似是埋有1000人以上日本兵的亂葬崗(筆者攝影)

「有大約1萬名日本兵在貝里琉島戰死,他們的遺族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兄弟、丈夫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市原說道。「想要來這裡幫忙,讓他們深愛的人能夠回到故鄉。」現在仍有許多人都還在這個貝里琉島沉睡著。

血腥鼻頭角(Bloody Nose Ridge)是出了名的激戰地,JARRWC團隊為了收集遺骨在東側叢林裡進行挖掘作業。在距地表不到1公尺左右的地方,就發現了最初的遺骨,繼頭蓋骨、脊椎骨、骨盤之後,也立刻發現了手和腳部位的骨頭。

團員們謹慎地記錄每一處發現遺骨的位置,拍照後,開始把一塊塊骨頭從飛揚的塵土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來,再把收集起來的遺骨運回日本。如果順利的話,利用精密的DNA檢測技術,與遺族提供的樣本互相比對,說不定可以確認身分。

根據美國的紀錄顯示,在貝里琉島持續交戰的期間,美軍把1086具遺體集體埋葬在島上的亂葬崗。經過幾年搜索之後,終於在2023年發現疑似的地方。這一次是從該現場收集到最初的遺骨,而且沒過多久又有2具遺骨重見天日。因此,推測可能還有1000具以上的遺骨被埋葬在腳底下的這片土地。


80年前的戰爭所遺留下來的砲彈(筆者攝影)

「我母親的哥哥在菲律賓戰死,但是遺骨卻沒有被帶回日本。」市原說道。「母親生前總是說想要去菲律賓,去看看她哥哥在哪裡戰死的,結果還是沒看到。」

「我想,如果再早個幾十年前出生的話,肯定會以飛行員的身分參戰吧。」


在疑似是亂葬崗的地方,奉上弔念戰歿者的靖國神社立牌(筆者攝影)

原文英文

標題圖片:第2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日本水陸兩用坦克,已鏽跡斑斑。帛琉共和國的貝里琉島。(筆者攝影)

Julian RYALL [作者簡介]

英國《每日電訊報》通訊員,負責日本、韓國報道。在伍爾弗漢普頓大學、中央蘭開夏大學研究所專攻新聞學。倫敦人。1992年來日,現居神奈川縣橫濱市。作為自由媒體人,同時還為《南華早報》等其他報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