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說要是有300萬就好了…柯文哲從反商到靠攏金權,幕僚親揭變調關鍵:那年拚連任險敗就此改變他


高舉公開透明、清廉旗幟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入兩大弊案,遭檢方起訴求處重刑。

走過10年,這個政壇新星,成了自己最痛恨的貪汙嫌疑犯,他究竟走錯了哪一步?

戴上手銬、坐上囚車,被羈押近四個月,最後還被台北地檢署以涉嫌貪汙、圖利等四項罪名,求刑28年6個月。這是10年前以素人之姿,風光寫下政壇神話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絕對料想不到的人生劇本。

2014年,柯文哲以「超越藍綠」為訴求直攻台北市長,颳起一陣柯P旋風。無論是喊出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或在選前主動公開薪資所得、募款達標提前關閉帳戶,種種跳脫傳統選舉框架的思惟和作法,讓無數選民深信,支持柯文哲,就是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開始。

隨後歷經了三場大選,從政10年間,柯文哲一向自詡清廉勤政、公開透明,與藍綠兩大黨做出區隔;但選民對「新政治」的期待與寄託,卻隨著柯文哲陸續捲入京華城弊案、政治獻金爛帳風暴後,幾近幻滅。

2024年12月26日,北檢偵結京華城容積獎勵案、政治獻金假帳案,以厚達891頁、逾61萬字的起訴書,詳載全案11名被告涉案情節,並依違背職務收賄、圖利、侵占與背信共四罪起訴柯文哲。

儘管遭起訴後,柯文哲獲准以7千萬元重金交保,暫時重獲自由,且民眾黨上下口徑一致,依舊堅信柯文哲清白,咬定全案是「政治迫害」。但從法院裁定理由明指:「依相關事證足認被告犯嫌確屬重大。」足見柯文哲未來仍得面對漫長且艱辛的司法訴訟戰。

柯文哲是否有罪,仍須交由司法審判。不過,隨著起訴書內容曝光,檢方查出的文書資料、通訊對話和證詞,已相當程度揭露,柯文哲過去因京華城容積率、政治獻金事件遭外界質疑時,多次言行不一,與他自我形塑的正直誠信,呈現極大反差。

柯文哲曾經給了選民「新政治」的期待,但隨著捲入京華城弊 案、政治獻金案,選民的期待幾近幻滅。
柯文哲曾經給了選民「新政治」的期待,但隨著捲入京華城弊 案、政治獻金案,選民的期待幾近幻滅。


▲(攝影/陳睿緯)

柯文哲曾經給了選民「新政治」的期待,但隨著捲入京華城弊 案、政治獻金案,選民的期待幾近幻滅。
柯文哲曾經給了選民「新政治」的期待,但隨著捲入京華城弊 案、政治獻金案,選民的期待幾近幻滅。

▲柯文哲曾經給了選民「新政治」的期待,但隨著捲入京華城弊案、政治獻金案,選民的期待幾近幻滅。(攝影/劉咸昌

稱京華城案不知情 被打臉

京華城容積獎勵案,就是經典的一例。

2024年9月初,柯文哲接受北檢偵訊後請回,談及北市府放寬京華城容積,他是這麼說的:「市長不應過問單一個案,京華城容積率840%,我完全不知道,是今年3、4月媒體開始鬧這件事,我才第一次知道。」

但起訴書揭露,其實早在柯文哲市長第一任期的2017年,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就兩度向北市府爭取放寬京華城容積,並透過市長室牽線促成會議。時任都發局長的林洲民,明確向沈慶京表達於法不合、拒絕要求,並將會議紀錄呈報給柯文哲。

沒想到隔沒幾個月,柯文哲主動透過時任市長室主任蔡壁如,交辦擔任都委會主席的副市長林欽榮,要求在會中處理威京集團訴求;林欽榮同樣未遵照辦理。

隔年順利連任後,柯文哲不滿林欽榮、林洲民執意「依法行政」,認為與他用人的「好人、能人、自己人」原則相悖,便將「雙林」換下,第二任期由彭振聲出任副市長、黃景茂擔任都發局長。

但在公開場合,柯文哲卻表現得正氣凜然。2017年出席都發局論壇,談到京華城容積議題時,他公開說:「容積獎勵要給多少,涉及圖利財團的問題,京華城我們只要一放手1百億,就差1百億。」最後結論是:「京華城這案就回到法規。」

柯文哲主動搬開大石頭以後,威京集團與第二任柯市府的「溝通管道」,明顯順暢許多。

此後,檢察官查出,沈慶京行賄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要求關說市府,柯文哲曾參與三次便當會討論京華城案,並親自專簽交辦都發局;被視為「自己人」的彭振聲和黃景茂則協助一路開綠燈,不顧北市府幕僚和都委會委員反對意見,最後助京華城以自創容積獎勵項目,取得破天荒840%容積。

喊依法行政、卻私下喬!阿北十大矛盾言行 ——柯文哲說一套做一套大事紀
喊依法行政、卻私下喬!阿北十大矛盾言行 ——柯文哲說一套做一套大事紀

與沈慶京密會多次 遭揭穿

令人玩味的是,柯文哲在遭羈押前,早被爆料與沈慶京關係匪淺,曾赴陶朱隱園一同唱歌。當時柯文哲只認去過一次,時間是2024年總統大選後,強調京華城案一切「坦蕩蕩」。

這又是一樁與起訴書完全衝突的羅生門。

據檢方調查,柯文哲光是在第二任台北市長任內,就與沈慶京私下會面高達十次,地點包括市長室、威京集團和陶朱隱園;2020年2月,兩人在市長室會談時,柯文哲更當場應允沈慶京推升京華城容積率。

柯文哲資深支持者或許還記得,素人柯P剛任市長時,就大張旗鼓通過「北市府政務人員廉政透明公約」,要求政務人員將行程登錄在系統備查。他更帶頭示範,宣稱個人所有行程都有登錄,「如果公開透明,弊端會少掉很多。」弔詭的是,上述十次與沈慶京的會面行程,在廉政系統卻全數「查無紀錄」。

不過短短幾年,是什麼讓柯文哲放下高舉的價值,逐漸長成他過去誓言對抗的那種人?多名曾在柯市府共事的幕僚一致認為,2018年的市長連任選戰差點落敗,是柯文哲改變的關鍵分水嶺。

「競選連任險勝3千票,對他是很大的衝擊,柯文哲徹底意識到,只有網紅政治光環是不夠的,無法讓他更上一層樓。」一位前幕僚說,柯文哲深知沒資源難打總統層級選戰,「政治,終究還是要回到世俗的那面。」

起訴書中揭露,柯文哲的「國師團」友人、勤業眾信會計師范有偉曾在競選連任前獻策,點出他的三大弱點是大巨蛋、敬老金和反商,建議柯文哲多與科技、金融業等連結,破除反商形象。

這與該幕僚的觀察不謀而合,「他第二任期後,開始有意識經營跟財團的關係,想辦法拓展資源,厚植自己的實力。」

當時柯文哲發現,許多政二代欣賞他、骨子裡是「柯粉」,便開始延攬年輕政二代、富二代到市長室「實習」,「他希望這些人回去影響父母,拉近跟他們的距離,一方面是為錢、一方面是為權。」前市府人員透露。

而負責管理實習「幼幼班」的幕僚,就是這次貪汙案的關鍵人物──貼身處理柯文哲金流、目前潛逃出境被通緝的「橘子」許芷瑜。

自稱「班長」的橘子,會帶實習生參與市長行程,在旁見習。包括彩晶董事長焦佑麒和元大集團千金馬維欣之子焦子瀚、國民黨前新北市議員陳明義之子陳世軒等,都是實習成員。

柯文哲參照早年共產黨利用國民政府軍將領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本名傅東菊),滲透盜取軍事情報,成功策反父親的故事,將吸收政商二代的構想,命名為「傅冬菊計畫」。

起訴書中,柯文哲傳訊給民眾黨祕書長周榆修,曾寫到「竹東鎮長的女兒是誰?有誰可以去接觸,我們當然要執行傅冬菊計畫,政二代、富二代,是我們的目標。」

對比柯文哲初入政壇,痛斥財團「用刀叉吃人肉」,如今卻主動向金權靠攏的身影,令人不勝唏噓。

一名與柯文哲共事多年的前政務官精準形容,「柯文哲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更直白地說,就是雙標,同樣一件事,別人做就是罪大惡極,他做就合情合理。」

一九年,前民進黨立委陳明文將裝有三百萬新台幣的行李箱遺留在高鐵上,引發輿論熱議,當時柯文哲聽聞笑稱:「我要是有三百萬就好了。」接著意有所指地說,「選舉像我們這種誠實申報的很少」。

如今外界才發現,柯文哲經手的現款何止3百萬元。

檢方查出,2022年柯文哲在不得收受政治獻金期間,違法私下收取三筆獻金,分別是博弈教父陳盈助的3百萬元、前新北市議員李婉鈺父親林志郎、范有偉各5百萬元,三筆款項都有證人證實。

此外,柯文哲也遭檢方指控,與親信李文宗、李文娟兄妹共同侵占柯文哲及民眾黨政治獻金逾6千2百萬元,當中包含肖像授權費、募款小物、募款演唱會所得等一攤爛帳。

柯文哲(右)被檢方查出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左) 私下會面逾16次,且訊息往來密切。
柯文哲(右)被檢方查出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左) 私下會面逾16次,且訊息往來密切。

▲柯文哲(右)被檢方查出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左)私下會面逾16次,且訊息往來密切。(攝影/陳睿緯

談創新 卻頻頻踩營利紅線

「柯文哲常講要『創新』,但這要在合法合理的範圍,而不是打著創新的名號違法亂紀。」民眾黨前幕僚透露,柯文哲為了經營黨營事業,曾經說要成立天使基金,投資地方小農,讓黨部一起分潤;甚至有意直接買下媒體,為自己拉抬聲量。

當時幕僚提醒,政黨依法不得從事營利事業,反倒被柯文哲怪罪「不夠創新、思惟太限縮了,這樣怎麼跟藍綠抗衡?」

他直言,柯文哲就是要幕僚想辦法找出模糊地帶,執行他的想法,像是京華城案不適用原有法規,就要創造新的解釋空間。

曾任民眾黨文宣部主任的柯昱安說,黨部不是沒賣過商品,2022年初民眾黨推出「天然台」小物,當時對接的是北市主計處長出身的黨部財務長梁秀菊。這個被柯文哲抱怨「一板一眼」、行事嚴謹的大帳房,在商品設計前,就請同仁分頭詢問監察院、內政部與律師,再三確認符合政治獻金規範。

「黨部開發商品早有前例,今年總統大選,不解民眾黨為何刻意跳過這些程序。」柯昱安感嘆,可惜在柯文哲身邊敢言、敢拒絕的幕僚,不被視為「自己人」,幾乎都已離去。剛愎自用,無疑是柯文哲政治性格上最大的弱點。

「選舉就像一面照妖鏡」,曾經是柯文哲讓人再三深思的金句之一,而走過三次大選的他,也確實正逐漸現出原形。

10年過去,那個喊著要改變台灣政治文化的熱血阿北,終究沒能堅持自己的理想,最感傷的,大概是那些曾經義無反顧地相信新政治、與他並肩作戰的選民。


更多今周刊文章
懶人包/台北跨年捷運「42小時不收班」,3階段管制「車輛只出不進」,不怕塞攻略必看
政府發錢了!中高齡符條件「月領1萬」,申請時間倒數1天:最長能領12個月,怎麼申請一次看
2025定存股名單!不是金融股,櫻花、聯詠...股海老牛3檔「鐵飯碗股」:這檔連17年配息、明年可望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