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案造成的社會信任崩解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柯文哲京華城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不僅突顯台灣政黨政治的現況,更引發對司法獨立的深度思考。此案件的發展脈絡,值得我們從政治制度與司法運作的角度進行分析。

西方民主政治向來以三權分立為基礎架構,強調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制衡。然而實務運作上,這種分立制度往往被政黨政治所主導,在此框架下,三權分立更像是政府部門的分工,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制衡。

觀察西方民主國家的發展趨勢,許多國家已經逐步將監察權獨立,並設立專責的人事總局等機構,形成「三加二」的分工體系。這種演進方向,某種程度印證了中華民國五權憲法的前瞻性思維。然而,無論是三權或五權,最終仍需回歸政黨政治的實質運作。

理想中的政黨政治應是良性競爭,各黨派以政見和施政能力相互較勁,但往往事與願違,政黨競爭容易淪為惡性鬥爭。究其原因,莫過於醜化對手往往比美化自己容易得多。

以京華城案為例,檢方的起訴內容與特定媒體報導脈絡高度重合,這種現象不禁讓人質疑司法是否真正保持獨立運作。若司法機關淪為執政黨打擊異己的工具,不僅違背司法獨立的基本原則,更可能危及民主政治的根基。

就法治精神而言,任何案件的起訴都應建立在確切證據上,而非僅憑「合理推論」。然而,觀察起訴書內容,不少論述似乎更偏向於主觀臆測,缺乏具體事證支持,不僅損害司法公信力,更可能導致社會的對立與撕裂。

在政黨惡性競爭的氛圍下,民進黨動輒以三權分立、憲法制度等崇高理念為遮掩,行政治鬥爭之實,此生態已然陷入政黨政治最負面的惡性循環,各政黨為短期政治利益,犧牲制度運作的公正性,對民主發展極為不利。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司法系統並非永遠公正無私,在政治力量的干預下,甚至可能淪為執政者打擊異己的工具。因此,全民監督司法,維護司法獨立,不僅是當前的重要課題,更關係到下一代是否能擁有一個更加清明的政治環境。

令人憂心的是,若連媒體和法界人士都被收買而不可信任,這種社會信任的崩解,可能導致幾種嚴重後果。首先,人才外流加劇,有能力者尋求更公平的環境;其次,社會對立進一步深化,民眾對體制的不信任可能演變為街頭抗爭,甚至社會動盪。更嚴重的是,這種不信任可能影響經濟發展,因為投資者會對缺乏法治保障的環境失去信心。

維護司法獨立,是重建社會信任的第一步,這關係民主政治能否永續發展,若不及時扭轉這種趨勢,恐將面臨更嚴峻的社會衝突與政治危機。(作者為國民黨前副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