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爭議 網分析心理學:廢死支持者「5面向道德感萎縮」

被害人權益相關團體及被害者家屬3日在凱道舉辦「只有愛如故-追思白玫瑰」活動。(示意圖/資料照/杜宜諳攝)
被害人權益相關團體及被害者家屬3日在凱道舉辦「只有愛如故-追思白玫瑰」活動。(示意圖/資料照/杜宜諳攝)

凶嫌陳彥翔縱火導致8名家人死亡一審被判死刑,日前大法官第8號死刑釋憲之後,也成為第一宗由第一審死刑,第二審改判無期徒刑的案例。輿論再度炸鍋,怒轟司法實質廢死。有網友發文分析廢死支持者的道德觀念,心理學中道德分為保護弱勢、免於強制、公平分配、忠誠親近、服從秩序、避免腐敗等面向;廢死只把「保護弱勢免於被傷害原則」放到最大,其他面向的道德感卻萎縮。普通人則會六項道德原則互相制衡。

「它牽涉到的是道德觀的價值判斷。也就是人應該怎麼選擇的道德問題。」有網友11日在PTT八卦板發文提到,美國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的心理學研究裡面歸納出,人類的道德心理之中,有以下這些:1.關懷:保護弱勢免於被傷害的原則;2.自由:免於強制約束的原則;3.公平:按付出程度分配資源的原則;4.忠誠:忠於自己親近群體的原則;5.服從:遵守權威與傳統秩序的原則;6.聖潔:避免接觸腐敗與病源的原則。

該網友表示,這6大原則,是人類演化至今,由生物學特性與社會文化特性所結合而來的,它們協助人類社會適應環境,維持秩序以求生存。而那些廢死的支持者,那個小圈子,因為長期受到某些特定書籍的影響,內心的道德心理只把「保護弱勢免於被傷害原則」放到最大,但其他5項卻沒有齊頭並進納入考量。「通俗常見一點說,廢死的這些人也常常會是什麼愛媽愛爸、聖母之類的人。」

該網友指出,所以他們掛在嘴上的是「關懷弱勢」,希望政府可以讓社會藉由扶持弱勢「更加平等」,這就是他們所期待的「進步的社會」。所以他們不重視明明有人付出的努力更多而沒有更多報酬,對於所謂的所謂的專家建言或權威性研究會有自帶的反感。他們對於自己出身的家族與鄉里,常常懷抱著反感而痛罵地方人士反智。

「因此他們的真面目就是:『關懷與防止被傷害原則』發展至極大化,而其他面向的道德感萎縮的人。」該網友強調,其他普通人則是六項道德原則差不多互相制衡的人。當發生道德衝突的時候,會歷經過一些思考與掙扎才得到兩難或多難的道德判斷。比如說:遇到一個餓了多天的乞丐,路過滿車食物而不理不睬的有錢富人是否不義?廢死和愛爸愛媽這些人不需太多思考就會說富人不義,而普通人則會陷入道德難題。

該網友點出,畢竟富人的食物是他的財產,給不給予他人難道不是富人的自由嗎?但窮人應該有免於飢貧交錯的「人權」吧?那應該是要怎麼辦才好?普通人都知道,不能因為同情弱勢,就讓權力無限上綱控制社會;不能因為同情弱勢,就剝奪努力者所獲得的財富;不能因為關懷弱勢,就背叛自己所屬的群體;不能因為關懷弱勢,就棄自己的家人與親友於不顧;不能因為關懷弱勢,就支持糜爛與解放。

「但在廢死支持者眼裡,這些犯罪被關押的人,就是正被禁錮的弱勢。」該網友直言,這倡議過程可以引發他們腦核深處的反應,讓他們覺得舒服,當他們看見其他人反對它們的時候自然也會群起攻之。現在這些人掌握了司法生殺大權,那你可以想見的是,普通人的正義對他們來說就是極端的邪惡了...除了廢死之外,八卦版鄉民不喜歡的其他所謂進步社會該有的價值,也同樣是因為道德心理與常人有巨大的差異所造成的。

鄉民表示「這年頭有律師敢說他不支持廢死都很佩服」、「啊?那他們怎麼支持反勞權民進黨?」、「因為民進黨一直被罵所以算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