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江山不再有強人 尹錫悅的警示

韓國歹戲拖棚的尹錫悅總統罷免案終於通過了。戒嚴令發出6小時後就被朝野議員聯手推翻,即使尹錫悅名義上仍是韓國總統,甚至還僥倖地逃過國會的第一次彈劾,但面對洶湧的民意,他已經在各方面失去了總統的權威與合法性,下台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回顧尹錫悅以「剷除親北韓勢力、制裁在野黨癱瘓國政」為由宣布戒嚴是有跡可循的。他首先在8月提名他的同學親信為新任國防部長與國家安保室長。9月韓軍就開始在南北韓邊界單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實彈演習。10月韓國對北韓的行動更加頻繁且更具挑釁,甚至還有韓國的無人機多次飛抵北韓的首都平壤上空投擲傳單等。所幸北韓的回應還相當的克制,僅炸毀了北韓境內連接兩韓的京義線和東海線的部分交通路段,並沒有因為韓國的連續刺激而做出報復動作。

然而試想:如果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真的受刺激而升高了軍事對峙,或造成邊界的衝突,那麼尹錫悅的軍事戒嚴就有了正當性。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在戒嚴後尹錫悅隨即指示國情院拘捕黨內黨外的主要政敵,甚至包括執政的國民力量黨與其不同派系的黨魁韓東勳等人,並禁止一切政治集會,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級議會集會,要求追蹤親北相關人員的下落等,甚至有消息說,他計畫刺殺韓東勳,並準備栽贓給北韓,借機引爆第二次韓戰以鞏固政權等。這些驚悚的劇情,很多在事後已被韓國國家情報院高級官員所證實。

這樣殺氣騰騰的戒嚴場景,在韓國過去的歷史上已經出現了多次。韓國建國76年以來,由於地處所謂的民主自由與共產極權對抗的第一線,也是美國、蘇聯和中國大國對峙的前緣,外有北韓多次的襲擾與可能的入侵,內有親北韓潛伏分子的顛覆活動,這種特殊的冷戰架構與國安需要,使得韓國自韓戰結束後,長期處於軍事獨裁統治之下,因此曾經多達17次頒布軍事戒嚴令。

上一次宣布戒嚴是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總統遇刺身亡時,強人殞落人心不穩,為了穩定局勢而頒布戒嚴令。但僅不到兩個月,12月12日更發生了時任少將保安司令及遇刺調查本部長的全斗煥發動的雙12政變,稍後並發生光州民主運動慘案。直到1997年12月,在野黨總統候選人金大中首次在總統選舉中勝出,韓國才第一次在選舉中實現了政黨的和平輪替,並逐漸鞏固了民主法治。

在這場總統政變的鬧劇之中,有何特別的啟示?

首先,韓國已不再是過去軍事管制、還未民主化的韓國。總統內亂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後就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為在韓國有清醒的公民社會,有堅守良知不願開槍的第一線軍警人員,以及朝野議員等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場真正的公民與民主的勝利。

其次,民主的困局必須以民主的規則解決。尹錫悅與韓國執政黨的確面臨了少數政府的困局,國民沒有給予他充分的授權。但這也不過是民主的常態;他的妻子面臨司法調查等,但這也就是法治社會的本質。何需動用戒嚴來對付國會與反對黨?

再者,發動政變需要有領導特質。他既沒有縝密的規畫,也沒有可以依靠的政黨或軍隊組織。平日望之儼然,但這鬧劇曝露他的才能與品德,或政治判斷的能力都不足以勝任領導者,不過如黔驢一樣「技止此耳」!

最後,要警惕那些希望有外部危機,若沒有就自己加工製造外部危機的執政黨,若想藉此種權謀做法來鞏固統治或打擊反對黨,尹錫悅的下場就是最好的見證。(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