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大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症狀」竟是猝死前兆!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近期由於冷氣團的發威,加上輻射冷卻效應造成日夜溫差加劇,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日夜溫差大,猝死風險仍大」,呼籲民眾即使寒流過了氣溫稍微回升,也要留意外出的寶免,避免溫差過大造成身體負荷量增加,引發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猝死。

然而,溫差大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猝死風險?黃軒表示首先是身體會面臨到「體溫調節壓力」,當溫差過大時,血管的快速收縮與擴張,再加上這些調節機制的頻繁切換,會使老人或慢性疾病患者的血管調節失靈或過度,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另外,溫差大的環境會使血管反覆收縮與擴張,導致血壓波動,也會增加心臟負擔;為應對環境溫差,黃軒表示,人體的代謝率會提高以產生更多熱量,這可能導致能量消耗過快,進一步引發季節性的疲勞感,這也是猝死的前兆。

溫差大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症狀」竟是猝死前兆!
溫差過大時,血管的快速收縮與擴張,再加上這些調節機制的頻繁切換,會使老人或慢性疾病患者的血管調節失靈或過度,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圖/取自Freepik)

除了體溫調節壓力,其次會因溫差造成的是「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溫度驟降時會導致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以維持核心體溫,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長期暴露於溫差大的環境中,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系統失衡,表現為疲勞、頭痛、肩頸僵硬、四肢冰冷等症狀,這種現象被稱為「冷暖差疲勞」,這些也是在猝死前的前兆症狀。

黃軒強調「3類系統器官」面對溫差風險最大,首先是「心血管疾病」,根據研究指出,氣溫每下降1°C,心血管相關死亡率可能增加1.6%,氣溫每下降1°C,心肌梗塞的風險,在未來兩週內增加1.5%,一個月內增加2%;其次是「呼吸系統疾病」,根據台灣氣喘學會的研究,當日夜溫差超過7°C時,哮喘患者的呼吸道會受到刺激,導致氣管收縮和發炎反應,進而引發或加重哮喘症狀;最後是「寒暖差疲勞」,研究指出,當日夜溫差超過7°C時,自律神經(特別是交感神經)會過度活躍,導致「溫差疲勞」現象,這種狀態會引發疲憊、頭痛、注意力下降等症狀,這些也是猝死前,很多容易忽略的前兆症狀之一。

溫差大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症狀」竟是猝死前兆!
根據研究指出,氣溫每下降1°C,心血管相關死亡率可能增加1.6%,氣溫每下降1°C,心肌梗塞的風險,在未來兩週內增加1.5%,一個月內增加2%。(圖/取自Freepik)

黃軒分享,為避免溫差大的風險,可以採用「洋蔥式穿依法」,其次要注意頭部、頸部和四肢末端是熱量散失的主要部位,應配戴帽子、圍巾、手套及保暖襪子,減少熱能流失;另外,也要特別留意夜間與清晨,因為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段,在起床前,可以先將保暖衣物(如外套或毛毯)放置於床邊,方便隨手取用;起床後,建議補充一杯溫開水,幫助身體適應溫差並保持血液循環順暢,且黃軒強調,建議高風險族群等室外氣溫回升進行戶外活動,以降低風險。

溫差大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症狀」竟是猝死前兆!
中風的「FAST」口訣(臉部不對稱、手臂無力、語言不清、記錄時間),若有出現中風徵兆也要及時送醫。(圖/取自Freepik)

針對高風險族群建議,黃軒表示,務必要保持規律服藥,並定期量測血壓或血糖,以及戶外運動時應結伴同行,此外,黃軒表示,若出現胸悶、胸痛、頭暈等心血管疾病徵兆,應立即就醫,爭取心血管疾病的黃金搶救時間;以及中風的「FAST」口訣(臉部不對稱、手臂無力、語言不清、記錄時間),若有出現中風徵兆也要及時送醫。

【看更多】
冬令「補過頭」3關鍵一次看! 頭暈目眩、拉肚子「這族群」務必留意!
迷思破解/護眼不成小心「視網膜剝離」 常見保養眼睛「這方法」竟有害!
👉《醫學大聯盟》418集完整版線上看


更多四季線上報導
迷思破解/三高藥物「錯誤迷思」飆升洗腎風險! 醫曝「3方法」有望減藥
迷思破解/肩頸、脖子痠痛是中風前兆? 落枕「這樣做」無效且更惡化!
迷思破解/168斷食竟然會提高死亡風險! 醫師揭「這方法」才能維持體態管理